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三十五:未識甲骨文8

(2011-05-13 18:14:20)
标签:

甲骨文

未識字

本義

宮刑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三十五:未識甲骨文8 甲骨文 引自《甲骨文精粹釋譯》摹片126(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該摹片上只有一個字,這個字在一經發現的甲骨文中也是唯一的一個。所以是孤證。由於該條卜辭只有一個字,所以只能採用自證的方法。考證甲骨文字的絕大多數的它證的方法都是引用甲骨文以後的文獻和文字材料,它們是“流”不是“源”,所以只能起輔助作用。

該甲骨文字的左側是甲骨文“刀”字。上下顛倒以後形成的甲骨文字是“匕”,匕在甲骨文中不本義是匕首,而是代表女性(或雌性動物)生殖器。

在甲骨文中,刀字的造字特點是上半部份的曲綫代表刀刃。所以正對刀刃的意符就是刀行動的目標物。這一點從甲骨文字刖,劓,刜,剝,刪等字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在本摹片中的這個刀字正對著的一個意符是代表男性生殖器的“且”字。就是說這個會意字的本義是用刀格調男性生殖器的前半部份。這是一種刑罰——宮刑。

此前有研究稱我國有關宮刑的記載最早見於《尚書》,是五辟之一。現在看來這個結論要改變了,因為我們在殷商卜辭的這個摹片上看到了宮刑的記載。雖然我們不知道它在殷商王朝是不是一種刑罰,或者它處罰的是誰。《周書·洛誥》“王肇稱殷禮”,是不是也有“王肇稱殷刑”的史實確實難以定論。不過至少在西周五刑中我已經在殷商甲骨文中找到了其中的四個:處死刞,刖,劓。僅僅缺少一個最輕的刑罰:墨,即在額頭或者臉頰上刺字後涂墨。(其中“處死”這個刑名在殷商甲骨文中不叫大辟或者辟,因為甲骨文的辟字的造字不能說明這個本義,卜辭與辟字的相關詞條內容也無法證明處死罪犯的刑名叫辟或者大辟。和處死這一刑名對應的甲骨文字尚待尋找和考證。從甲骨文的造字規律分析,如果殷商時期已經存在系統的五刑,那麼涉及五刑的五個甲骨文字都應該是屬於統一部首:刂)。

綜上所述,我們有理由相信西周的五刑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具備。

此前有研究稱宮刑的“阉割术可能是将阴茎与睾丸一并割除的”。現在看來推翻這個推測有了史實依據。殷商時期的宮刑就是僅僅將陰莖切除而保留睾丸的。從古漢語“去勢”兩字的本義理解宮刑也應該是僅僅將陰莖切除而保留睾丸的。

宮刑又稱腐刑,是僅次於死刑的刑罰。宮刑不僅針對男性,對女性也有類似處罰,稱椓刑。周穆王時有“宮罪五百”的記載。司馬遷上以迁为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史記北齐后主曾“恩賜”把應該受宫刑的人,赦免作为官奴。這大概是後來太監的出處。正史上僅西漢一朝就有司馬遷、張賀和李延年受過宮刑。

但是我們看到上圖的摹片中這個甲骨文字和“宮”字並無關聯。這個甲骨文字如果破譯為漢字的話,應該寫作從且從刂,漢字系統中是有這個字的,寫作刞,讀作去。巧合的是這個刞字的讀音和“去勢”的“去”發音相同。按照甲骨文的發音規律這個字在殷商時期的發音應該是jǚ(音苴)。《詩經》中宮字凡十見,並無宮刑之意。《史記》中也只是稱為腐刑。 東漢《說文》“宮。室也。”其中的宮字本義並無宮刑之意。這個文字演化現象確實耐人尋味。我質疑周穆王時的“宮罪五百”是王朝一共有五百項刑名呢?還是僅僅判處宮刑的罪名就有五百種。我認為應該是前者,即周穆王時期王朝制定的刑名有五百種之多。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刞的本義:殷商刑名之一,宮刑。將罪犯的陰莖切除而保留睾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