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三:條

(2010-10-18 16:14:38)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杞柳

蒸煮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这个字在甲骨文研究中是一个争议颇大的字。我本来可以避开不考证这个字的,但是由于它在甲骨文中还比较常见,涉及好几个字的本义,所以我愿意作一番破译的尝试。
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三:條 甲骨文 條  如图一,这个字基本的象形是像一个甲骨文的木字,但是它强调的是上部枝条是细长而且弯曲的。相关的还有一个字如图二: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三:條 甲骨文(本字待定)这个字是将一株如图一的植物放入一个容器中。所以这两个字的本义就互相关联了。关于图二,郭沫若有“象盆中草木欣欣向荣之形是也。”而于省吾也有解释:“此当象木(之)条形,即条之古文也。《说文》条从木攸声……加攸为声符,遂成条字。”查《说文》“條,小枝也。从木攸聲。”段注:“條爲枝之小者。”

在甲骨文中笔画的弯曲表示一种动感,一种柔软状态。如丝、易、育、女、若、教(其左下之子作兩手上扬状)等字的甲骨文中都常见。作为一株树这样的弯曲的线条描述它的细长的枝条是形象的。从先秦文献看:

《詩經·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上述梅枚相通。说明條在先秦的本义是树的细长的枝条。《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都有“濟、河維沇州……其土黑墳,草繇木條……其篚織文”的记载。这里的“木條”就是指山东河南等地盛产的杞柳。

所以我认为图一的甲骨文字是條字,其本义是细长柔软的树枝。而郭沫若和于省吾两先生认为图二是甲骨文條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个條字因为众说纷纭,很多的甲骨文金文工具书不载。注意甲骨文條和未的区别。我们将另文考证。

确定了图一的甲骨文字是條。图二是什么字?其本义又是什么呢?

图二和图一的区别仅仅在于图二多了下面的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在很多甲骨文字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它的作用是用来蒸煮食物的。例如在遣字中我考证了遣的本义是两手将肉放入容器。

将一株植物放入容器中蒸煮有什么史实依据呢?远古之人已经发明了用藤条、柳条、杞柳条和竹条等编制筐篚竹篮的方法。见上引《尚书·禹贡》 而用杞、柳等枝条编织筐篚首先必须将收割来的杞、柳的枝条放进容器里蒸煮,一是为了灭活;二是为了使其更加柔软,不会在编织时脆裂折断。经过蒸煮以后的杞、柳枝条剥去外皮就成了既洁白又柔软的编织材料。这个古老的蒸煮工艺今天在山东河南等地的藤、柳、杞编织企业仍然在沿用着。

这里图二中所示的甲骨文字本义是就是将收获的杞、柳枝条放进容器蒸煮的意思。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相对应的汉字。在卜辞中有两条内容涉及图二中的这个甲骨文字:

“丙戌卜,贞:今~,王从望乘伐下危,我受有祐”(铁249·2

“壬寅卜,今~,方其出”(粹1143

卜辞中的图二所示之甲骨文字于省吾释为秋,“今~”即今年秋天,“来~”即来年秋天。这个解释没有依据。我认为:“今~”是今年春天的意思;“来~”是明年春天的意思。理由如下:

杞、柳的枝条早春发芽,阳历七月上旬收获,收获以后直接经过蒸煮、剥皮、晾晒。所以,如果用这个字表示时间是可以的。例如《诗经·豳風·七月》里用蚕月表示农历三月,所以條月的表示应该是杞柳开始抽条的月份,这个月份应该是农历的四月。这样上面的两条卜辞的意思就很明确了。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條的本义是树的细长的枝条。可以用来编织筐篚竹篮。

 破译甲骨文字之七十三:條的本义是杞柳枝条的蒸煮热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