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四十四:王 壬 任 巫

标签:
甲骨文王壬任巫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为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是说,能够通天通地通人者为王。王是商代的最高统治者。
不过,研究甲骨文的王字,我们就会发现,甲骨文王的本义是天地间一个正面的、张开双臂的、大写的人字。同时用了很粗的刻痕表明王的地位的尊贵。
比王少了中间一横的是甲骨文壬字。如图二:
要解释清楚上面《说文》对壬的定义,就必须从它的源头。甲骨文壬开始考证。在甲古文中三横,代表天地人;两横就代表天和地。前者见王字,后者见中字。壬的甲骨文本义是什么呢?
甲骨文壬的本义是:天地通;这就是《易》所说的:“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目的是沟通协调统一天地和人类的想法。引申为阴阳通;男女通。 参见《说文》“丨”条定义。
音训:从二从丨,二丨切,读若wū。
为什么用壬代表北方呢?因为壬代表的这个北方方位正是阴阳相接的方位。所以是阴阳通。《易经》说“龙战于野”。龙是龙卷风,当龙卷风出现在原野上时,正是龙卷风连接天地的阶段,所以是天地通。妊是女人怀孕了,是男女通,也叫阴阳通。我们再看《说文》那段话就好懂多了。
许慎的意思是:壬,是北方方位,是阴极阳生的位置(过了壬就是癸,是农历新的一年的开始。周代以后正月从夏历十一月开始,正是壬末癸初之时)。《易》说龙战于野,就是天地相接通的意思。我们再来看卜辞的一个例证:
“己卯贞:求禾于示壬,三牢。”(甲392)求禾就是祈求丰收,向谁祈求呢?当然是土壤的丰饶产出,天气的风调雨顺。所以,示壬。用三牢(三畜)向天地祈祷。
壬又像女人怀着孩子,阴阳已经相通,孩子就要出生了(壬后为癸,即新生命的开始)。
对壬的定义引出了甲骨文中另一个字,就是任。如图三:
甲骨文巫是由两个壬字组合而成的,呈十字交叉。壬的本义是天地通;阴阳通;男女通。巫的本义是什么?从造字原则分析,巫除了天地通以外,还可以通东南西北。巫可以通六合——天、地、东、南、西、北。这就是甲骨文巫的本义。
卜辞中巫的用途主要是巫师,女巫和相关祭祀。
“亥扶女巫。”(甲2356)
“甲子……巫帝……”(粹1036)
“癸亥贞:今日帝于巫,豕一,犬一。”(京都2298)
“乙丑卜……辛未于巫。”(掇2·50)
从巫常被用作地点场合看,这个巫和另一个甲骨文字亞可能有内在联系。
关于巫字的本义知道《说文》的东汉时代变化不大。“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午降神者也。象人两衰午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注意许慎说的“与工同意”,的意思是“与壬同意”的意思,即天地通,阴阳通的意思。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王:天地间一个正面的、张开双臂的、大写的人。名词。
壬:天地通;引申为阴阳通;男女通。动词。
任:巫的助手。名词。
巫:通天地四方。动词。引申为巫师。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