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甲骨文字之四十三:女 每 母 妻

(2010-08-31 05:43:24)
标签:

甲骨文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甲骨文字的女、每、母三个字外形非常相像,请看下面的三张图:

 破译甲骨文字之四十三:女 <wbr>每 <wbr>母 <wbr>妻  图一   破译甲骨文字之四十三:女 <wbr>每 <wbr>母 <wbr>妻  图二 
破译甲骨文字之四十三:女 <wbr>每 <wbr>母 <wbr>妻  图三每

 同样,我们比较一下它们的本义在东汉《说文》里的记载:

《说文》“女。婦人也”段注:適人乃言婦人也。就是已婚女子之意。

《说文》“母。牧也。……一曰象乳子也。”说明在哺乳期内才能够被称为母。

《说文》“每。草盛上出也。从屮母聲。”

 

和《说文》里的三个字的本义相比较,显然甲骨文的三个字的本义更加古老而原始,更能够揭示这样三个字的造字的出发点。

甲骨文女字的本义和《说文》基本相同,是用来区别女性和男性性别的不同。它是一个成熟女子的象形。所以,段玉裁说“適人乃言婦人也。”其实在甲骨文里,我们是看不出这个女子出嫁没有的。它只是表明了女性的性征以区别男人。就是女性突出的两个乳房。

女也是甲骨文里的一个部首,所有和女性相关联的字,多归在女部首。这也说明女字在甲骨文里的本义是广义的成年女人。

甲骨文母字,它仅仅比女多了两点。这两点有时被连成一横,有时写作几个零星的点。但是它的目的是用来区别母亲和一般的女人的不同。就是“象乳子也。”这两点的造字功能是代表女性在生育以后发生的变化。你说它代表哺乳期妇女乳晕的变化也可以,说它代表哺乳期妇女乳头的变化也可以,说它代表哺乳期妇女分泌的乳汁也可以(见第四字中的散点)。总之,这个母字标志着女人的一个质变,就是主人已经从一个女人变成了母亲。因为有了孩子,所以就有了乳房的一系列变化。

所以,我认为甲骨文母的本义是哺乳期的妇女。母亲只是它的引申义。

甲骨文母字,突出的区别在于分泌乳汁。母字作为哺乳期妇女甲骨文造字时没有标明孩子是因为在晚商时期,婴儿出生的死亡率较高,有些哺乳期妇女可以有孩子,有些哺乳期妇女可能没有孩子。所以不能用婴儿的符号来标识所有的哺乳期的妇女。换句话说,就是婴儿不构成哺乳期妇女的必要条件。而分泌乳汁才是哺乳期妇女的共同符号要件。

 

甲骨文每字。它比女的头上多了一点装饰。像是一根簪子。奇怪的是,这个女人却还未做母亲。因为甲骨文中缺少了关键的两点。就是说这个精心打扮的女子,她的身份应该有别于女,也有别于母。她是什么身份呢?这个字的本义又是什么?(注:图三中间一字后上6·13应为母字而非每字)

甲骨文中有没有其它字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呢?有!这个字就是妻。如图:破译甲骨文字之四十三:女 <wbr>每 <wbr>母 <wbr>妻 这个妻字比上图的每字只多了一只手。一只手正在拢起这个女人的长发,她正在梳妆。从一个成熟的女人到一个每天早晨必须打扮梳妆的妻子的区别就在于那盘起的长发和别住发髻的簪子。甲骨文每的本义是已经出嫁的女子。就是新嫁娘。远古时代没有科学的生育知识和先进的避孕方法。一般在出嫁以后很快就跨过新嫁娘这一历史阶段,生儿育女,成为母——哺乳期妇女。

【甲骨文本义小结】

女:成年女子。(泛称) 名词

母:母乳期妇女。       名词

每:出嫁的女子。       名词

妻:配偶。             名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