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七:亳

标签:
粮仓甲骨文亳本义盘庚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尚书·立政》里有一句话:“夷、微庐烝、三亳阪尹”。意思是把蛮夷、微庐和三亳立一个长官统一管理。蛮夷和微庐是指周灭商时的其他两个国家,这好懂。不好懂的是《尚书》把当时归顺周的一部分原商朝领地叫做:三亳。
顾名思义,这是商原先的三个被称作亳的行政的也是地理的区域。关于这三亳,郑玄说:“汤旧都之民服文王者,分为三邑。其长居险,故名阪尹。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谷也。”皇甫谧则说:“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以上引自《尚书正义》。其中哪一个亳是汤的国都现在还在争论不休。
搞清楚甲骨文“亳”的本义对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很有帮助。那么这个亳在甲骨文中到底是什么本义呢?在没有发现卜辞以前,人们是遵从《说文》的解释:“亳,京兆杜陵亭也。”马如森先生说这个定义不是本义,马根据甲骨文的象形认为亳的本义是“象物字,象古之穴居形。”这是剽窃了徐中舒对“高”字的解释。
其实,许慎有一点说得对:亳是一种亭。我业已考证了“亭”“高”“郭”等都是亭的一种,而其中的亭字是一种泛指,包括各种各样的亭状建筑物。亳也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它们都是“亭字头”(亭是大类,高、亳、郭是小类,不能叫高字头)。那么,亳的本义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从甲骨文亳字,我们看到,它的上部是一个亭字头,所以它应该是一个有亭的(或者说是一个亭状的)建筑物。亳的下面是什么呢?是一个丰收的丰,或者说是小麦麦穗的象形。引申为丰收的粮食。所以,亭的本义是:粮仓。是一个上面建有了望亭的粮仓,而这个了望亭的下面就是粮仓。三亳就是商建在三地的粮食仓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粮食储备库。
亳最早也许正如《说文》所说:是京兆杜陵的一个粮食仓库,后来其他粮食仓库就都被叫做某某亳。许说正是最原始的本义!商朝在主要粮食产地有三个大的粮食仓库,分别叫做:北亳,南亳和西亳。后来,盘庚迁往殷地,也曾经把殷称为亳殷也是因为这样的道理。《水经·榖水注》:“阳渠水又东经亳殷南,盖盘庚所迁。改商曰殷始此也。”无论大国小国,都有自己的粮食仓库,所以王国维说:“古地以亳名者,甚多。”地以亳为名是因为亳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建筑。所以,不能以地名叫亳就认定它是汤的国都。所以要研究商汤的国都所在必须另辟蹊径。
虽然亳不是国都的意思,但是三亳一定是商代最重要的三个城邑所在。
亭字头部首字总结:亭 本义 亭状建筑物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