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你信不?

(2011-12-05 11:30:45)
标签:

杂谈

下期《全球通》的卷首语,写了我的好朋友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的一段真实故事。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你信不?

    半年前,新奥集团的创始人王玉锁给我讲他的创业历史时,曾谈起近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让我感慨良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当时还是一家乡镇企业业务员的王玉锁到北京办事。晚上住在一家小旅馆,同房间一位不认识的旅客夜里突然肚子疼的直叫唤。当时不到二十岁的王玉锁被吵醒了,本能地心中产生一丝不快:“一个大男人,肚子疼都受不了,真没出息。”

    但是,同屋的呻吟越来越厉害,这时王玉锁觉得事态严重了,赶紧爬起来去找服务员。但是当时小旅馆的服务水平,半夜哪里能找到服务员呢?于是王玉锁从院子里找来一驾小推车,把这位素不相识的旅客拉到了医院。医生一检查是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于是,王玉锁又用自己的钱帮他办了住院手续。忙活了一夜的王玉锁第二天又去给病人家属拍电报,直到家属来到医院,王玉锁才离开,去办自己的事情。

    王玉锁告诉我,就是不经意间救的这个人,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帮助他改变了命运。

    大约一年后,由于承包业务失败,欠了一屁股债的王玉锁心灰意冷地到任丘去碰运气,意外地碰到了他在北京小旅馆里救过的这个人。

    王玉锁说,多年以后,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就像电影一样,充满了梦幻巧合。

    当时,他搭长途车从胜芳镇来到任丘,在一个菜店看到了卖煤气罐的。卖主是一位很爽快的大姐:“你要是需要,晚上来我家谈吧,我丈夫是华北油田的,他可以帮你。”晚上,王玉锁按照地址敲开了房门。开门的男人王玉锁觉得面熟,但还是对方先认出了他:“救命恩人,你怎么来了?”原来,这位大姐的丈夫正是王玉锁当初救的那个人。

    谈到快三十年前的这段往事,王玉锁感慨道:“命运就是如此奇妙,我不经意间做的一件小善事,却在一年后让我获得回报,而且是改变命运的回报。从此,我从卖煤气罐走上了经营燃气的道路,一直到今天。所以,人还是要多做善事,多帮助别人,最后一定会帮到自己,让自己受益。”

    的确,王玉锁能有今天的辉煌,起点就是卖煤气罐让他淘到的第一桶金,而帮助他淘金的人正是他不经意间帮助过的人。

    王玉锁“帮助别人最后会帮到自己”的结论有些人可能并不认同:王玉锁是运气好,如果碰不到这个人呢?或者碰到了这个人,人家并不报恩,甚至恩将仇报呢?这样的例子现实中也不少呀?

    单从事例看,王玉锁能碰到自己帮助过的人的确充满了偶然性。而且就算碰到自己帮助过的人,过河拆桥甚至恩将仇报的也确有人在。但是,如果我们不拘于一时一事,把时间跨度拉长,王玉锁这个命题是成立的。

    我曾经和许多人讲,我们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不求回报的圣人和恩将仇报的恶人都不多,多的是不善不恶的凡人。既非圣也非恶的凡人的逻辑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凡人判断人和事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对自己有利于否为标准。因此,在凡人的世界,一个经常帮助别人的人,理论上人际关系一定会比较和谐,得到的回报包括各种机会也自然会多些。因此,帮别人多了,最后帮到自己的机会也就多了。

    当然,有一点必须强调,真正的帮助人,在具体的事情上往往是不会想到回报在先的,否则性质就发生了转变。

    比如,王玉锁半夜送人去医院,如果先要搞清楚这个人是干啥的,今后能不能帮到自己,故事就无法继续下去。而恰恰是当初他心中只有救人这一念,连这个人是干啥的都不清楚,才称得上是助人,最终也才能得到对方真心的回报。这恐怕也是无私助人和怀功利心帮人的最大区别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