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得闲和我的朋友兆奎(法号仁德居士)在MSN上交流佛道,觉得不少东西或有价值,于是略做整理,贴出来,以备日后再思。
仁德居士也是皈依佛门的同修,他一向比我精进,而且悟道颇深。我认为,他的一些观点对初入佛门的人是有价值的。
其中提到的古崖居士也是一位同修,随未皈依,已守五戒,而且持戒甚严。
以下就是我们的对话。
兆奎 说:
刚才看到一本书《藏传因明通论》讲应成论式的,发给您。
yongping 说:
兄一向比我精进,我是最近才开始用点功,但是还是比兄差很远。我最近还觉得,其实南传经典也要认真读一下。
兆奎 说:
是啊
yongping 说:
我看多识上师的著作中引用《俱舍论》的地方也很多
兆奎 说:
别急,慢慢来。不要局于一门一派。集大成者都是广泛阅读。
俱舍论是小乘百科,我也要读那
yongping 说: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学下来要十几年
兆奎 说:
是啊,讲次第基础打得牢。
yongping 说:
所以总体来说,藏传的学识功力要好于汉传, 学术风气要好
兆奎 说:
不全对。藏传显宗部分和汉传的差不多,但传承不同,密宗部分有其殊胜之处。
yongping 说:
我不是说高下,我只是说出家人的差别。不是说论理的高下,只是说风气
兆奎 说:
有从理入的,有从行入的。
但汉地的风气确有流弊。如不改革,岌岌可危。
yongping 说:
我接触了一些皈依多识上师的金刚兄弟,明显的他们的学习风气要大大优于我认识的汉地的居士们
兆奎 说:
汉传、藏传、南传都有殊胜处,相互借鉴才能光大。
yongping 说:
他们有些真的会闭关一两个月去读经,而在汉地的弟子中较少。
兆奎 说:
古代汉地大德苦修的很多,现在不多了。
yongping 说:
常人认为,藏传更多用方便,而这段我有新的看法,汉地现在更是爱用方便,基本不深究佛理了
兆奎 说:
有道理。
yongping 说:
当然,我接触的是格鲁派,因为格鲁派从宗师开始就重理,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其他几派不太清楚
兆奎 说:
如不究佛理,离灭法也不远了
yongping 说:
是,
多识上师就是这样的观点
所以他特别要求必须理和行并重
否则不会有大成就
兆奎 说:
建议你读一下佛教史。这样对各派看法会更客观。
yongping 说:
佛教史以前读过
大致的脉络是清楚的
兆奎 说:
包括教义
藏地虔修风气值得汉地学习
yongping 说:
但是对于藏传的一些具体修行方法我还是有些疑虑
兆奎 说:
宁玛派的大圆满和禅宗非常接近,当时受了汉地影响。
yongping 说:
对藏传其他个派我知之甚少
yongping 说:
我家里有全套大藏经,乾隆版的,没有标点,读起来很累
我是想,啥时候我真的得空,想闭关一年,读书
兆奎 说:
大藏经不要读无标点的。
yongping 说:
我那套刚好没有标点
所以读着特别吃力
所以入门时读南怀瑾觉得很轻松
很享受,现在要啃骨头了
我读的书几乎没有不勾画的
兆奎 说:
佛经不可勾画,论可以
切记
yongping 说:
是
兆奎 说:
佛从恭敬中求,我净手才读佛书
yongping 说:
你是好习惯
我以后也要这样
见贤思齐
兆奎 说:
如果这是再轻慢,世间就没有正事了
yongping 说:
我把弘一法师的名言写在办公室和书房了
兆奎 说:
写到心里,悬在眼前
yongping 说:
专求己过,勿责人非,见贤思齐,见恶内醒
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时刻警醒自己
所以我见了兄,就要学习兄的精进
兆奎 说:
弘一大师是我特别敬仰的
yongping 说:
见了古崖居士就要学习他的执着
兆奎 说:
古崖居士很精进,你进步也很大。灌顶是非常好的开始,羡慕!
yongping 说:
我还是不行,杂事缠身太多,俗物多了,心就难清净,所以进步太慢。加上惰性和散漫,还有小聪明带来的我慢,所以问题太多
兆奎 说:
你现在的状态挺好的。但静下来不易。
yongping 说:
我只能回家以后关掉手机,打坐的时候稍微清净一点。从八月灌顶后,坚持了两个月,感觉还是有一点收获
兆奎 说:
打坐是助行,平时是正行。保持不走失很难。
yongping 说:
还有就是感觉名师难求
兆奎 说:
同感。
yongping 说:
所以见到多识上师我有要流眼泪的感觉,可惜,离他远,不能经常得到教诲。他一句话比我自己苦思一年都有效果
兆奎 说:
多亲近吧,末法时代,善知识难寻。
可多看虚云老和尚、宗喀巴大师、米拉日巴大师传记,激励自己。尤其是密宗,如无及时指导会出问题的。禅宗也差不多。
yongping 说:
我在学佛的时候也常常会产生诸多疑问
兆奎 说:
刚才说到闭关,禅宗说不破本参部闭关,密宗闭关也得有外护,现在闭关不现实
我也是疑问丛生,可书面请教大师。
yongping 说:
我所说的闭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闭关,是指集中一段时间,闭门读书
我的朋友非常道的作者,为了写一本书,去云南的山里住了一年
兆奎 说:
让人羡慕。每人情况不同,也许菩萨让你用事业普度众生那。
yongping 说:
过去我觉得生活中只要按照佛理行事,也是修行,现在我认为这样很难做到
《平常道1》,基本就是这个观点
这个观点我今天看,对于大众是有好处,但是对于修行者,还是不够的
因为行的部分,本身却有狭义的“修行”的内容;而对理,就更要下功夫了,
不是浅尝辄止就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是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不足。
兆奎 说:
广钦老和尚说,恋一径草,也会再来人间的。可见修行不易啊。我们真能放下吗?
yongping 说:
入世脱俗,看起来很美,其实做到太难。所以为啥那么多大德还是要先遁世修行再出世度众生,
我以前把这个想的太简单了, 或者过于自信和自负了
兆奎 说:
先自度,再度人。
yongping 说:
是呀,由于 入世的环境真的很难脱俗,所以只有真正得道者,才能做到入世脱俗。
兆奎 说:
大德是没有苦乐觉受的。地狱行,牛腹马腹行,为救众生。
yongping 说:
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觉得南传佛教有道理。还有,以前我不太认同你的某些观点,在《平常道》中甚至把你的观点做过把子。现在看看,你是对的。 我过于好高骛远了, 所以觉得要回头补课。 不会走的人,肯定是跑不起来的。该念佛还是要认认真真地念。光心里有是不行的。
兆奎 说:
说食不饱。我也是念佛后才有了点踏实的感觉。行后证到才是自己的
yongping 说:
光有慈悲心,利众心是远远不够的,那充其量是道德的完善。所以证得菩提心,发慈悲心两条腿才能立住,
《平常道1》时期的我只看到一条腿
兆奎 说:
密宗《大日如来经》讲:菩提心为因,慈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缺一不可。
yongping 说:
对
兆奎 说:
智悲双运。
yongping 说:
我以前就是只强调一个根本, 这就是《平常道1》书最大的不足, 好在还不算邪见,毕竟让大家在生活中慈悲做人不算坏事。想想弘一法师的话,我是,贤是见了,齐也思了,就是还齐不了。 所以我要像你们学习, 学习你的精进,在学习古崖居士的持戒
兆奎 说:
谦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