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一直出差,没有更新博客,受到“莎士比亚”的批评,抱歉了。回来后赶上轰轰烈烈的“少年英雄评选”,很有感触,写下此文,所谓不吐不快。
自认为此文对社会有价值,劳驾哪位网友顺手可以贴到天涯等影响大的网站,让它产生更多的影响。因为这些具体操作本人不会。谢谢了!
由抗震英雄少年想到仲永
王安石的《伤仲永》想必大家都熟悉,文章情节就不再重复。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有关部门铺天盖地的“抗震英雄少年”评选活动,再次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笔下这位被扼杀了的神童。
这次地震中的确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其中包括不少少年儿童。他们当中有临危不惧者,有舍身救人者,有坚强勇敢者,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这些优秀的孩子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但是,如何培养、对待这些经受了大灾难考验的,具有优秀品质和极佳潜质的孩子,则是给成人世界,特别是政府部门出的一个课题。
俗话说“烈火炼真金”,对于禀赋异常优秀者,往往只有在战争、在大动荡时代,才有他们脱颖而出的土壤,正所谓乱世出豪杰。你看看人类历史上,凡是群星闪耀,人才辈出的时代多是乱世。而和平年代,则是庸人的天堂,往往禀赋越优秀,越容易被埋没甚至被扼杀。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大凡如此,唯程度不同耳!
在和平年代,类似战乱环境的只有灾难,特别是大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性的高下以及素质、能力的高下,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在这样的时候,人的每一个反应都出于本能,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会给你时间去思考、去算计。所以,在四川地震这样人类罕见的灾难发生时,躲在桌子下面瑟瑟发抖是真实的,在废墟下大声疾呼疾呼“男生要坚强,女生不要哭”的领袖气质的流露也是自然的。
因此,如果说这场人类的浩劫有什么正面意义的话,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一批人才,特别是一批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具有异常优秀潜质的人才。
对待这些经过烈火试出的真金,轰轰烈烈的评选活动我认为愚不可及,某种程度上是在重复一千年前仲永父亲的做法,很可能好会扼杀这些上天的恩赐。
道理一:固然这些孩子都非常优秀,但是,再好的种子,不给它好的土壤,它也不能成才。我们完全有理由担心,当这些孩子过早地背负起过重的负担,哪怕是荣誉的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是会有巨大负作用的。你想,连成人都有可能经不起太多的鲜花和掌声,何况这些孩子?
其二,灾难中涌现出的这50位孩子,你怎么去衡量他们谁更优秀?难道救一个人的价值就一定比不上救5个人吗?一个本身就不可能有标准的评比,最后怎么能公正呢?
所以,我认为,如果真正珍惜这些宝贵的,绝对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与其给他们轰轰烈烈的荣誉,不如不声不响地把他们集中起来,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去重点培养他们,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培养他们去做将军,具有领袖气质的,培养他们从政……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一粒粒优秀的种子,才不至于暴殄天物。毕竟,发现他们,我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