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第一,比赛第二

(2007-08-03 15:13:14)
 下面是给新一期《全球通》撰写的卷首语,大家先睹为快。

   

    游戏第一,比赛第二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搞颠倒了,体育算其中一种。

    在我看来,体育的两大本质一是健身,二是游戏,其余多是强加给它的,让体育难堪重负,甚至丢掉了最本质的快乐。

    健身功能不用说了,傻子也能明白。到是游戏,很多人忽略了。

    其实人很需要游戏,不仅孩子需要,成人甚至老人也同样需要。为啥?天性使然。还别说人,就是动物也一样,稍微高等一点的,不信你观察一下,游戏的时间占了一生中不小比重。有些被豢养的宠物,游戏时间甚至还超过了吃饭的时间。

    人亦或动物为啥有游戏的天性?套用一句时髦的话,为了内心和谐。

    生存压力是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有压力,搞不好心理就会出问题。如何缓解压力?游戏是重要手段。孩子可以像猫一样,做些成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甚至滑稽可笑的游戏,比如拿块石头可以饶有兴致地玩上半天。可大人不行,总要有些堂而皇之的,拿得到台面的游戏,于是有了体育。

    在我看来,多数体育运动的源头其实并非锻炼之目的,而是游戏。比如公认的最容易上瘾的高尔夫运动,据说就是苏格兰牧羊人为了打发无聊而发明的。其它球类也大多是欧洲贵族闲极无聊时的“发明创造”。

    别以为个人内心和谐只是个人的事,没有个体内心的和谐,和谐社会就很难实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恢复体育的游戏功能、快乐功能,其实并没有矮化体育。让大家在体育这种游戏中,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舒缓心情,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甚至比得金牌还重要的多。

    但是,目前体育至少在中国有本末倒置之嫌。一方面中国奖牌拿了不少,看似体育大国甚至强国;一方面全民的参与性并不高,即便参与也以看客居多,真正亲自赤膊上阵去参与的,并不普遍。究其原因,是体育失掉了游戏和快乐的本性所至。

    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体育的最大危机是运动场蜕变为名利场。在许多人眼里,体育哪里还是锻炼、愉悦身心的手段,简直就是出人头地的工具。于是,从孩子开始,凡是打定主意让孩子从事体育运动的,都是奔着名利这个金饭碗去的。而运动员、教练员,甚至体育官员,也没哪个不是想着靠体育去搏名赚利。

    这种趋势的危害在于,过分的功利心不仅使得本来可以愉悦身心的体育变成可怕的苦役,而且起码的健身目的也丧失殆尽。不信你看看退役的运动员,哪个不是被“锻炼”得浑身伤病?

    当然,也无可否认,确有姚明、刘翔等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实现了人生价值,并名利双收。但盯着这个塔尖的同时,放眼往下望望,巨大的塔座中又有多少两手空空啥也没抓着的?所以,体育若以胜负得失来衡量,那么绝大多数是失败者。

    如果承认体育的本来面目是愉悦身心,过分的胜负心、功利心无疑就是体育的毒药。但话又说回来,胜负是任何一项体育甚至游戏不可或缺的,体育的魅力也恰恰在于此。故太讲胜负不行,但不讲胜负也不行。这可如何是好?

    还是一句话,体育就是体育,体育胜负不是战争胜负,胜了当然高兴,败了也不会死人,不会赔款割地,更塌不下天来,故大可不必过分看中。“游戏第一,比赛第二”,奥林匹克的宗旨说的多好,重在参与,大家不就是图个乐吗?

    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比赛还是看比赛,就会保持平常心。而有一颗平常心,才最容易让我们发现并享受体育这种游戏原本会带给我们的大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