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爱草原

(2007-07-16 16:45:02)
热爱草原 

    2005年夏摄于内蒙科尔沁草原

 

    热爱内蒙首先是因为悠远、幽怨的蒙古长调。

    有一天早晨开车上班,收音机里播放长调,其中一首完全是用蒙文唱的,我听着听着鼻子有点发酸。那歌声就像从遥远的天边飘来的某种呼唤,带来草原的风,悠扬中带着深深的幽怨。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一首歌曲想落泪。

    歌曲播完,主持人介绍了歌词大意,说一只大雁带着7只小雁子飞向遥远的南方。大雁老了,飞不动了,于是对小雁们说:孩子们,你们继续向南飞吧,不要停留,我要永远留在这广袤的草原了……听了这质朴的歌词,我终于泪如雨下。

    其实我并非很爱流泪的人,但是听到这样的蒙古长调,听到如此凄婉悲壮的歌词,我还是无法自控,泪水模糊了视线,不得不把车速放慢。

    说来奇怪,内蒙是全国我最后到达的一个省份,真是应了那句话:最好的留在了最后。我热爱草原,特别是内蒙古这样的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是一种空旷的美,能让人体验人类的孤独和渺小,感受天地的博大。

    草原的诗歌最喜欢的是《敕乐歌》:“敕乐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全诗没有一个各色的字,像草原的溪流一样清澈,但是勾勒出来的却是一幅意境曼妙的油画。

    我一向喜欢辽阔,所有辽阔、疏朗、大气的东西我都喜欢,比如草原、森林和海洋。但是和海洋、森林比,草原更容易让人亲近,置身于草原比置身于大海和森林让人更有回家的安全感。

    你想,海是要站在沙滩上看的,人一旦下海,难免心生恐惧。森林也一样,特别是原始森林,人总会有迷路的担心。而草原不同,投身草原的怀抱,你想到的是大地母亲。

    喜欢一个地方,一定会喜欢它的饮食。反之,不喜欢一个地方的饮食,你很难喜欢这个地方。比如我说过的云南、四川,就是在北京,我隔三岔五也会去云南和四川风味的餐馆吃一顿。而相反,淮扬菜包括上海菜,我是能不吃就不吃。

    内蒙也一样,无论手抓羊肉,还是飘香的奶茶,都是我的至爱。我常说,上辈子羊欠我,下辈子我欠羊,因为如果说肉,我最爱吃的是羊肉。而且,一般人至少不喜欢羊肉的膻气,我则刚好相反,喜欢羊的特殊味道,在我看来那味道里有一种亲切和温暖。

    但是同样的羊肉、同样的奶茶,非要到草原、到蒙古包中才有味道,坐在北京窗明几净的餐厅,味道至少要打50%的折扣。在草原,大家席地而坐,一把蒙古腰刀、一个银碗,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那是男人的豪气。而脸堂黑红的草原姑娘双手举起银碗,用天籁般的嗓音唱起悠扬的《祝酒歌》的时候,你对女性的美也会有全新的认识,再不擅酒人,在这样的氛围下也能喝下二两。

    喜欢草原还因为喜欢马背上急驰的感觉。说来奇怪,我天生善骑,第一次见到马就有朋友的感觉,而且马奔驰的越快我会越兴奋。

    记得第一次在草原,找来一匹烈马,和蒙古少年狂飙后,不太会说汉语的蒙古少年对我伸出大拇指,“你是汉人里的这个”。

    内蒙草原是简单的,粗旷的,线条简单到单调。但是恰恰是这份简单,没有丝毫烦琐和多余,让人放松。就美学特征而言,内蒙草原的反面是苏州园林,一种是随意的挥洒,至简至扩,一种是,每个细节都精雕细刻。前者能让人敞开胸怀,在草原的星空下,在马头琴的低吟中,你会忘记尘世的一切小。而后者总让人感到小鼻子小眼的琐碎和扭捏,一种旧文人的酸愁。

    这一特点在音乐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长调音节很少,有弯也是拐大弯,只有草原的辽阔才容得下。而江南小调是在袖珍的假山水间徘徊,因此才会有类似《太湖美》、《茉莉花》这种不能张嘴唱的小调调,让人想到林黛玉这样病态的小嘴美女甚至是小脚美女。草原长调不是,那是健康的放了足的大脚姑娘,舒展,奔放。

    人喜欢一个地方看起来很偶然,其实背后注定有某种必然,比如我们的前生记忆、我们的前世渊源。只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认真找寻这些内在因果罢了。我一直认为,我喜欢内蒙、喜欢草原可能就是缘于这样的一种说不清楚的渊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