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用火给鸡退毛

和我们跑了一路的狗

摩梭族大姐

摩梭大姐的儿子
徒步穿行大凉山转眼已经十年。当年我写的这三篇东西,曾引起不小的反响,当时的邮电部部长在全国大会上喊出:向人民日报记者冉永平致以崇高的敬意的口号;当时人民日报的总编辑范敬宜对报道也大加赞扬,把我的三天采访称为“壮举”。后来还有人拍了一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写的也是两代乡村邮递员的故事,情结与我写的小曾颇类似,不知是巧合还是受我那三篇东西的启发。
10年过去了,但当初的很多细节仍历历在目。由于当时是为人民日报写,一些被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就只能舍弃。但恰恰是一些舍弃的部分,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前两天我大学同学“宋大师”看了博客后告诉我,他12岁时也去过“桃子”乡,也在那里住过一晚上,吃的青椒肉丝。30年了还记得,可见大凉山确能冷藏人的记忆。
他的记忆也把我在“桃子”乡的第一餐饭钩了出来,那天在借宿的彝族老乡家,我吃了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顿鸡。
老乡姓武(取的汉姓),老谢告诉他我是从北京来的客人,要弄点好吃的。他没有说话,顺手就把一只公鸡抓住,三下五除二放了血、拔了毛,不一会就丢进了锅里,整个过程几乎没有水洗这道程序。
鸡煮了大约40分钟,抓了把盐,然后倒到一只洗脸盆里端到桌上。注意,整个烹调过程中,除去盐没有任何其它调味品,就如同我们煮肉前用水抄一下一样,鸡就是这么煮好的。
吃饭的时候,老谢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而我一块也吃不下去。老谢以为我客气,加起一大块放我碗里。我皱着眉头咬了一口,难吃至极。
好在一条狗救了我。10年了,我仍然记得那狗,极其普通的黄色柴狗,邻居家来串门的狗。
狗在人吃东西的时候眼巴巴看着你的,偶尔掉地上的骨头它会马上刁到嘴里。怕你夺走,它会立马跑开,到一边独自享用。一来我看不得狗眼巴巴看人的眼神,二来鸡肉实在难吃得吓人,于是把狗叫来,偷偷把我咬了一口的一大块鸡肉喂它。
幸好,除了一脸盆鸡,还有一碗他们平时吃的豆豉,我算没有吃白饭。
受了我的恩惠,狗当晚就住在我床下。第二天,它居然尾随我们一起上了路。因为有这条狗,我们一路多了些乐趣。休息的时候,我拿饼干和罐头喂它,它恐怕一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兴奋得呜呜直叫。赶路的时候,狗会跑在马前面,跑远了就回过头来远远望着我们,等我们走近它会继续撒欢儿地窜向前方。
这天,这条狗居然和我们一起跑了20多公里,一直到我们的下一个宿营地。因为吃了我的饼干和罐头,狗仍旧和我最亲近,继续睡我床下。
第三天,老谢说这狗我们不能带到左所,否则彝族老乡会找小曾麻烦的。于是我们走的时候,老谢开始撵狗。可能两天来和我有了感情,它依然远远地跟着。我试探性地说,“要不带上它吧”。老谢明显表现出为难。
狗依旧紧跟不舍。休息时我把我的一份罐头都喂给它:“要分手了,吃饱了回家吧,30多公路山路呢!”。
我们再次出发的时候,小杨当了恶人,拿起石头向它拽去。拽了三次,狗终于明白了我们的意图:我们不要它了。于是停下,没有再跟上来。
我骑在马上一步一回头地看它,它一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望着我。狗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山路尽头……这时,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扑簌簌地流下来。
老谢也许看到我流泪,安慰我说:“没关系,这些撵山狗脚力好,用不了半天就能跑回家。”
老冷看狗走了我情绪失落,便说:“我教你唱山歌吧。”于是老冷一句句教我一首彝族的情歌,很优美。可惜现在我只记得一句歌词:“冷水泡茶慢慢浓”。
我们在路上休息的时候,小曾他们会打牌。一开始他们背着我,毕竟我是外人,而且有采访任务。内外有别,他们不希望给我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后来熟悉了,他们不再避讳,甚至让我也参与。我就是在那次学会了“扎金花”,一种赌博游戏。
他们玩的很小,一毛两毛的,最多输赢就几十块钱。这对于我是儿戏,但对小曾这样的收入,输赢也是很看中,因此我每次都刻意输给小曾几十块钱。一路下来,我大约输给他一两百元,于是,我们的关系也一改过去的疏远,变得越来越融洽。
等我们到了左所,西昌邮电局的人已经从云南租了条独木舟划过泸沽湖接。
第二天一早,除了小曾,其它几位和我一起坐独木舟穿湖取道云南返回西昌。
那天一早就阴雨绵绵,虽然是7月天,可划船的摩梭族大姐却穿着羊皮袄,想见山里的气候变化之剧烈。我们在冰冷的湖水中划行三个小时(泸沽湖环保做的很好,不允许动力船下水)到达云南。这三个小时寒冷但快乐,因为我们一路和摩梭大姐对歌,她唱一个,我们唱一个。在摩梭大姐天籁般的歌声陪伴下,我们一路寒冷一路歌地到了云南。
离开左所的时候,小曾他们送我的礼物你都想不到,整整一麻袋野山菌。我说,这么多,我这一辈子也吃不完呀。老谢说,我们的一片心意,收下吧。的确,这是他们最好的礼物了。因为太多,到了西昌,我留了一小包,其余全部让老冷分给了西昌局的人。
有网友问小曾的近况,这让我汗颜。记者就是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回来后,我再没有见过他们。
不过小曾今天一定不会再走马班,因为我走的那条路已经通了正规公路。如果他没有下海或转行的话,接任泸沽湖或博大支局的局长应该不是问题。千万别以为这是多大的官,在中国所有局长中,只有邮局的局长不值钱,一个小的支局长也就管三四个人。但在山里,那还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毕竟也是吃公家饭的,算官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