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tse国家公园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六)
燥热笼罩着Zombitse国家公园的旱林,在巨大猴面包树的威严注视下,有着狐猴“独行客”之称的霍巴特鼬狐猴从树洞中探头出来,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似乎惊扰了夜行者的美梦,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打量着白日的世界。
(玩具熊一般的鼬狐猴)
这天,从伊萨鲁国家公园前往西南重镇图莱亚尔(Tulear)的路途遥远,除了欣赏南部稀树草原的风光外,没有特别的安排。于是罗杰提议增加一个国家公园的游览,因为那里可以看到最美的维氏冕狐猴(The
Verreaux’s
Sifaka),我自然乐意,然而正是这个地方,狐猴给了我一份永生难忘的“礼物”,这是后话了。

(国家公园入口)

(跟随向导走进热带旱林)
天气干燥炎热,沿途红土飞扬,Zombitse
Vohibasia,这个1997年成立的国家公园入口处就在公路旁,门庭冷落,或许不在著名的景区或者城市附近吧,然而这里却是一个非常棒的狐猴研究基地,也是罗杰工作过的地方,近年来的很多研究发现都非常有意思。

(热带旱林的典型景象)

(炎热干旱,蚊虫肆虐,不一会儿功夫,猫猫的手臂上咬满了包)
当我走进国家公园时,发现和之前到过的遮天蔽日,到处绿油油的东部国家公园不同。这里的植物更加干旱,地面铺着厚厚的枯叶,树木虽高大,却并不枝繁叶茂,类似藤蔓的奇异植物缠绕在树干之上,纵横交错。我第一次听说了“Dry
Rain
Forest”(马达加斯加热带旱林)这个词。和热带雨林比较,热带旱林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随着季节变化,林相会做出不同的改变:干季时,树木的大部份树叶会掉光,以减少水份散失;当雨季来临时,充沛的雨量会迅速将森林重新绿化起来。
(林荫下一只漂亮的戴胜)
(白色的寿带)

(可爱的黄雀)
旱林中的动植物种类同样很丰富,单鸟类就占整个马岛特有品种的一半(47%左右),不一会儿功夫,我已经见到了白色寿带,黄雀和戴胜几种漂亮的鸟儿。此外,这里已经发现的狐猴有八种,包括近年才发现的叉斑鼠狐猴(Phaner
furcifer pallescens)和鼬狐猴(又称嘻狐猴Sportive
Lemur),还有赫赫有名的维氏冕狐猴,而前两种都是夜行狐猴。


没想到第一个闯入镜头的竟然是白日里少见的夜行狐猴“鼬狐猴”。十几米开外的一棵大树上,一只棕红色毛茸茸的狐猴,正抱着树干向我们这边张望。虽然叫鼬狐猴(嬉狐猴),但没有一种鼬狐猴喜爱活动或看起来像鼬。现存的鼬狐猴体型比狐猴科成员略小,但是已灭绝的一些史前成员则体型很大,其中最大的Magaladapis体重超过70公斤,相当于成人的重量。分类学者根据鼬狐猴夜行性、身体垂直姿式及跳跃运动等习性,将其单立为鼬狐猴科鼬狐猴属(Lepilemuridae),共有26个品种之多。面前的这种名叫霍巴特鼬狐猴(Lepilemur
hubbardorum或者 Hubbard’s Sportive
Lemur),“Hubbard”这个名字取自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保护马岛狐猴的the Theodore F. and Claire M.
Hubbard Family Foundation基金会。
(这眼神儿,简直萌翻了)
这只霍巴特鼬狐猴大半截儿身子都在树洞外面,我小心翼翼靠近,终于在它警觉的目光注视下走到了树下,近距离观察,前肢粗壮,胖乎乎的圆脸,和其它狐猴一样,鼬狐猴长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让我想起了澳洲考拉,也是同样的憨态十足。然而这双大眼睛不光会卖萌,还是“御敌武器”,鼬狐猴凭视觉信号传递信息,在两只雄性的领土边界上,双方怒目而视,当一只移动一下位置时,另一只也会如法行事,这种“以眼还眼”通过视觉方式宣告领土所有的行为,在灵长类中实属罕见。

霍巴特鼬狐猴2006年才被外界发现,而且只在Zombitse
国家公园中才有,也被称为“Zombitse sportive
lemur,”加之是严格的夜行者,白天通常在睡大觉,夜间才开始活动,因此能在大白天被它“接见”真是幸运得很。鼬狐猴的食物基本是植物,发展出比较独特的消化系统,借助盲肠辅助消化吸收,可以食用植物粗纤维,并可将自己的粪便吃下进行第二次消化吸收,正是这种独特的消化能力使其能忍耐比较贫瘠的生存环境。与其它狐猴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典型的“独行侠”,即使在五月-八月的交配季节,雌雄鼬狐猴也不会生活在一起,而是完事后各回各的窝儿,诞下小狐猴后,母狐猴会带着小狐猴生活,而公狐猴则离群索居,一走了之。


不知听到什么动静,霍巴特鼬狐猴“噌”的一下就缩回了树洞,似乎从未出现过,如鬼魅一般的马岛精灵就这样向我们做了告别。




继续热带旱林的探索,在向导的带领下,我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猴面包树(Andasonia,俗称波巴布树Baobaba)。世界上八种猴面包树中的六种都产自马岛,其余两种分别在非洲和澳洲。面前的这种名叫Adansonia
madagascariensis,树龄有上千年了。树冠巨大,笔直粗壮的银色树干直冲向上,像钻进了云霄,粗糙的树皮在阳光下熠熠发光,似乎整个森林中也为之震颤,站在它的下面,我完全被震撼了。不远处,还巍峨耸立着有一棵“双生树”,千年来,两棵树就一直这样紧紧依偎,这种星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永远都是以一种庄严笔直的姿态矗立着。

在西南部的稀树草原上,路边偶尔可以见到零星的猴面包树,这种大型落叶乔木的长相非常奇特,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波巴布树在非洲“安家落户”时,它不听“上帝”的安排,却自己选择了热带草原,因而激怒了“上帝”,便把它连根拔了起来,从此波巴布树就倒立在地上,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倒栽树”。因为猴面包树的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欢的美味,当地人看到猴子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便称它为“猴面包树”。不过它不但是动物们的食物来源,还是世界上最粗的药用树,最粗直径可达12米,要40个人手拉手才能围它一圈。
(路边发现一株漂亮的Adansonia
Fony)

即使在热带草原那种干旱的恶劣环境中,其寿命仍可达5000年左右,当地人视为“圣树”,因此受到保护。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终年炎热,猴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据说能贮几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简直可以称为荒原的贮水塔了。而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树干中储存的水分成了干旱时人们的理想的水源,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干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
面包树组图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
“探秘马达加斯加”系列

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
实拍罕见竹狐猴
原始雨林中的神仙眷侣

安雅环尾狐猴保护区 华丽神秘的Sifaka Zombitse的“玩具熊”

“史前侏罗纪公园”
田园处处好风光
伊萨鲁的野奢进行时
南部乡村纪实 高原小城安琪拉贝
马人斗鸡也疯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