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波山眺望上帝应许之地
“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应许的土地,我说过,我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你们的子孙,我已经让你亲眼看见了这块土地,但你不能去那里。”
摩西登上耶利哥城对面的尼波山(Mount
Nebo),聆听上帝耶和华吩咐的这番话(自《圣经•旧约》),然后如上帝所说,摩西与世长辞在的摩押地山谷中,至今无人所知其位置。

在约旦的旅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宗教之旅,毕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宗教上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虽然那是我们不太熟悉的文化,但这毕竟是人类文明史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猫猫感兴趣的内容。

而约旦最值得敬畏的圣地之一就是尼波山(Mount
NeBo)——摩西升天之地。摩西在基督教中是仅次于上帝和耶稣的重要人物,也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使者之一,因此该地每年都吸引大批宗教信徒和西方游客前来朝拜观光。摩西升天时的遗迹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公元2世纪以后,随着基督教的逐渐流传,许多基督教信徒来到了尼波山,建起了基督教堂,修行、传教和行医。

我们来到尼波山的时候,游客不算太多,这个地区是约旦基督教徒比较集中的省份,很多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而且有不少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徒。尼波山的圣山地位是在拜占庭帝国时代才确立的,从地理位置来看,今日的尼波山在安曼以南约一小时车程的地方,位于死海东北方,很多人来到海拔只有870米的尼波山上不仅去追念摩西的生平,而且像摩西一样观看上帝要赐给以色列人为业的迦南地。


如今猫猫站在山顶上向西眺望,眼前只有无际的旷野,远处雾气蒙蒙,死海、约旦河谷隐约可见,据说如果天气晴朗,是可以看到约旦河西岸的圣城──耶路撒冷教堂的尖顶和历史名城伯利恒的,夜晚则可饱览耶城的万家灯火。

西面耸立着一架巨大的钢制盘蛇十字架,象征着摩西行神迹的牧羊杖,是198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吉安尼•凡陶尼Giovanni
Fantoni的作品,它令人联想到《民数记》里摩西出埃及时高举铜蛇救百姓的典故,据说铜杆之上的天空常呈现出“气象万千”之景。2000年,梵蒂冈的教皇保罗二世还特地莅临此地,下图的这棵小树就是教皇亲手所栽。有意思的是,这里不仅是基督教的圣地,由于摩西也是伊斯兰教重要的先知(称为穆萨),因而穆斯林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清真寺纪念他。

山上的主要的教堂建筑是公元四世纪初期修建,猫猫又看到了熟悉的马赛克地板,镶嵌有狩猎、畜牧耕种和各种鸟兽的图案,是典型的拜占庭马赛克画。主教堂旁有几个有马赛克镶嵌画的墓穴,是公元531年建的。而主教堂旁边还有一个公元597年拜占庭时代建的小教堂,后来逐渐扩建成庞大的建筑群。


附近的山谷有处摩西泉村(Khirbet Ayun
Musa),经证实,即为《圣经》里的“伯毗珥”。根据《申命记》记载,耶和华亲手将摩西葬在“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没人知道他的坟墓”。这考证似乎更确立了尼波山的圣山地位。此外,也有传说会幕、约柜和香坛都藏于此地某处,但圣方济各教会曾于此地进行考古挖掘却一无所获。

三千年后的今天,只有了解了这段背景,在登上尼波山眺望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时,我们才可以深切体会到它的庄严神圣和无以言传的感伤。这块迦南地在1967年“六日战争”之后果然应验成为以色列人的占领地,但当年120岁的摩西临终前却只能“远远地观看,却不得进去”。
附背景: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在基督教中是上帝的使者和代言人,地位仅次于上帝和耶稣,在伊斯兰教中又是真主的六大使者(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耶酥和穆罕默德)之一。摩西是亚伯拉罕的后代,生在埃及,长于法老宫中,因为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到迫害,上帝指引他带领埃及人离开埃及,回到上帝应许给以色列的土地,“流蜜与奶之地”迦南。摩西行神迹在埃及降下十灾,迫使法老允许以色列人离开,又以牧羊杖分开红海,让以色列人安全通过。他在西奈山上与上帝立约,这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法律的基础“十诫”。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旷野上漂泊了40年,却因为以色列人不信神,终于无法回到迦南——神说:“我赐给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从对面观看,却不得进去。”他遵照神的指示登上尼波山,眼望着迦南的方向逝去。
(姑娘们还算专业吧,嘻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旦魅影”系列文章
安曼城堡山
安曼古罗马剧场
沙漠腹地的“迷你城堡”

死海"沉浮"
世界最早的中东地图
圣地尼波山

从沙子里挖出的杰拉什
东方庞贝失落的柱子
约旦的"环保艺术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