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弛同学》(6-10)

(2015-04-18 10:54:08)
标签:

杂谈

 

             6

 

不过因为生活得放松和真实,张弛同学的性情率真而自然,处事通达,要好的朋友不少。平心而论,但凡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做得还是不错的。他知识面广得让我晕菜,而且颇通人情世故。他的作文写得极有特色,常被老师当作范文。高一他参加“春蕾杯”作文竞赛,还得了一个优秀奖。我都不知道他去参加作文竞赛,他拿回奖状我才知道。

他写得很快也很轻松,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每小时千字以上的速度,给我的感觉是一路畅通。他笔下的文字轻松随意,没什么套路,却掩不住天赋和生机。他不许我看,我趁他不在时偷偷地看。我看到一篇他写他的四位男老师的小文章,一读之下让我乐不可支。他形容其中的一位戴着一顶小帽子,咬着一个小苹果,穿一身假名牌,女同学悄悄告诉他这个老师是大色狼,他写道:“我怎么就看不出来呢?”还有一篇,他写一个老头儿,大概是一个校工,整天在学校里管闲事,常在男生宿舍前扯着嗓门喊叫,管教淘气的小男生。老头儿被他写得愚蠢而可恨,结果老师给他的评语就一句话:“你写的是谁呀?我没见过这个人。”我看了大乐,学生忙乎半天结果老师还不认。如果真没有这个人,那我们孩子就是虚构啦,那不成小说家了吗?

张弛随感:我的朋友精而不多,每个人都有成为社会精英的潜质,或者说,他们中的某些人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精英。在这种圈子里生活,每个人都是你的榜样,你每天起床都想做得更好更努力,那你已经超越了你原来的自我。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就真的是“萝卜缨子开会”了。

我特别喜欢张爱玲,我觉得她是20世纪中文写作最妙的女作家,因为她聪明,小资,有自己的生活态度。虽然晚了那么多年,我觉得我们身上的特质有不少相象的地方,所以我会那样去写生活中那些甚至不为老师注意的人。

 

              7

 

某天我在家收拾东西,在电脑桌底下发现一卷落满尘土的稿纸,笔迹幼稚外加错别字若干,一看就是张弛同学的笔迹。他写了一个一辈子没出名的老艺术家退休之后闲极无聊养鸽子的事,推算起来还是他初中时期的作品。我边读边笑,从头笑到尾,但到最后却一阵心酸,因为这是一个悲剧――一个艺术家到了晚年,面临的仍然是失败。

我把这卷纸拿给张弛同学的爸爸看,他爸看了,口气肯定地说:“不可能是他写的。他没有这个生活阅历。”

张弛同学放学回来我问他这是不是你写的,他点头。我把他爸的话转述给他,他冷笑一声道:“哪个作家写的是阅历之内的事?”

我把他这句话转述给一位女作家听,我的那位女同行听了笑说:“这孩子可不得了!”

张弛随感:我问过别人,你说假如我要拍我的第一部电影,我是来个悲剧呢,还是来个喜剧呢?悲剧的话,不符合我对世界的认知,我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喜剧的话呢,就太俗了,大团圆就好了。张爱玲玩了一把《小团圆》,看来对我来说,已经有答案了。老艺术家养鸽子的故事有几点来自生活,一是在程青的《织网的蜘蛛》最后,有一篇“现代都市报”式的新闻,按照这个路子,我在看完一则新闻专题片后,知道了一个普通老人因为养鸽子与邻居的矛盾。其他的元素都是来自社会,我记得当时含盖了股市、老年人关怀、父子关系、青少年、流行文化、西方思想等元素。那是一个很生活化的习作,可惜现在丢失了。

 

             8

 

2006年年初张弛同学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博客,那会儿博客刚兴,他算是赶上了这个时髦。这孩子真孝顺,博客刚开张不久就拿他亲妈练笔,写了一篇名为《伪坐家程青》的妙文。虽然这篇文章中有多处不实记载,但我大人大量,不跟他小孩计较。他故意把自己写得很可怜,比如在用钱上,真实的情况是我总是让他自己在我的钱包里拿钱,拿到他认为够了为止。为此他说过我:“你这人太讨厌了,你这样让我也不好意思多拿啊!”他为什么要在文章中那样写,我也弄不太清楚,大概是他那个年龄的青少年认为这样很酷吧。

下面是他写的有关我的小文章:

 

           伪坐家程青

 

程青,有不少人认识她,也是因为她写小说的缘故。至今,她也算个小有成就的女作家了。

有人要问了,她为什么是个伪作家呢?她不是号称写的是纯文学吗?

那估计是你没看清,因为我要说的是伪坐家程青。

作家作家,就是要坐在家里写作才是作家。可是程青同志喜欢无事忙,本来是个作家,可是老不遵守作家的职业规矩,老不坐家。

有一次,说有个美国的女友回来了,约她去玩玩啊,喝喝茶啊,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目前我和程青也没怎么着,也就是住在一起,想管也管不着她,就让她去了。她一去呢,我就没人陪吃饭了,所以想吃点好的。这本都是她引起的,管她要点饭钱,她还写博客披露,我真是很无奈。

言归正传,她这就出去一次了。

等她喝茶吃饭回来,我问她:“你那美国朋友她走啦?”

“明天就走了。”程青一脸轻松地答道。

我心说,太好了,这下她可以“坐家”了。

一个礼拜过去了,程青和我说,要去香山开个什么文学的会,还一去吧就是两天。怎么办呢?这是人家工作啊,没办法,只好让她去了,她又没坐家。

等她回来,我问她:“今年还有会吗?”

程青说:“没有啦。”表情十分轻松。

过了一会,她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我不知道是谁,只听程青一个劲地说好好好,是是是,没问题。

等程青放下了电话,我问她:“什么事情啊?”

她用很轻松的语气说:“FUYU(那个美国朋友)又回来啦!”

这下不用说,又不能坐家了。

程青同志的性格特别特别好,很适合与人相处。只要我稍微说她点什么,她就能被点燃,然后把你炸死。这种大姐性格可能是长期写作带来的,因为小说里的人物的命运可是全部掌握在程青手中,她只要一高兴,就能让那人物“死得很惨”,所以大姐性格就这么练出来了,而且我对她处处忍让,这大姐性格想改,可能比中国宇航员去趟月亮要难多了。据说明年要登月啊,天文学家可得观测计算好了,千万别让宇航员上去了以后来个月食,要是赶上月全食了,那宇航员往哪待啊?

扯远了,还说程青。程青当了几年不上班的作家,现在好像要上班了。原来跟着程青混的人,都成了处长了,跟程青一起混的人,都当了局长了,程青这一回去,不好安排啊,你说直接当总编,她级别不够,人家没这个意思,而且也太累,她老人家也不乐意当。你说随便放在一个处当编辑,那她老人家辈分太高,人家全是孙子辈儿的,怎么管理她呢?

哎呀,真苦恼啊,我比现在那总编辑还苦恼……

程青最怕人家和她算账,我最喜欢和她算账。

我上了高中以后,她突然改了财政政策,以每月500元为基础,不上浮也不下浮。她觉得她是个十分开化的人,而且从来不克扣小孩的钱财,以每月给我500为荣。而且令人欣慰的是,这500块的基本工资在去年11月份之前,没有拖欠过。

当她还不是有车族的时候,我每天打车上学,打车到学校一般是14块钱。中午饭因为学校的食堂伙食很差,我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吃,每天是10块钱。回家的时候,我喜欢坐公车,因为到家只要1块钱,想着可以省下点零花。

可是我发现,我很省地花每一分钱,但是我每月还是入不敷出。后来我算了一笔账,一个月按20个上学日计算,打车是14X20=280元,吃饭是10X20=200元,坐公车回家是1X20=20元。总共是280 200 20=500元,然后我彻底醒悟了。

夏天的时候,我看着同学吃5毛钱一根的冰棒,我都会馋得流口水。

夏天的时候,我们打完篮球,同学去买3元一瓶的饮料,我都不敢看。

夏天的时候,我看别人回家的时候坐带空调的公共汽车,我都不敢上。

开明的程青回家还老和我说:“每月500块钱,你在班里算最有钱的了吧?”

现在的程青,已经拖欠我五位数的钞票了,她也不提了,也不着急还,这心态真不错。可是只要我能开到一个我是农民工的证明,我就能告得她把她的钱全部赔给我。

好了,今天手指受伤了,就少写点吧,谨以此文献给愿意小孩花钱,从不克扣小孩钱的伪坐家程青。

张弛随感: 程青同志现在开始叫苦不迭,她欠我的钱,因为利滚利,她的钱都不够还的了。这对我来说就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吨粮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春天你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的时候就能得到很多粒种子。春天的时候种下一块钱,到秋天的时候就能得到很多个一块钱。但是,如果春天的时候种下自己的老婆,到秋天的时候,很多的警察叔叔就会来找你的麻烦。

 

            9

 

大约在写《伪坐家程青》半年之前,张弛同学还写过一篇《我不进文坛,我不当作家》的小文章,此文还有个名字叫做:《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那会儿不记得他有没有上高中,有一天我见他在电脑上奋笔疾书,我凑上前看,他遮着不让我看,被我要挟了一番才把合上的电脑屏幕又打开了,全文恭录如下: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家有作家,她是我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家。一天几千,累得没边。遇上装修,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叹为观止。熟能生巧,最佳例子。

张弛   家有作经我劝告,买一手机。彩屏拍照,功能齐全。独自在家,无法炫耀。只好自拍,传上电脑。害怕盗用,辗转反侧。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写作时分,不言不语。外面吵闹,甚为烦恼。惹她一下,十倍奉还。分贝极高,胜过功放。杜撰小说,融入其中。虽为虚构,不无真情。取自生活,高于生活。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喜欢写作,害怕做饭。洗衣洗被,事事嫌烦。找个老公,烧菜拿手。口福虽有,饭后洗碗。吃饱再写,昏昏欲睡。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中午一觉,那是充电。休息过后,工作到夜。偶尔休闲,难能可贵。如此作家,真的很累。让我选择,坚决不干。理由若干,细细品味。

1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每天面对电脑,辐射大。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2.整天呆在家里,空气不好,容易感冒。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3.一个人工作,容易得自闭症。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4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没有双休日和放假的感觉。

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5.经常坐着看书、写字,脂肪容易堆积如山。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6.周一至周五人家可以打电钻吵你,你还没有脾气。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7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每天在家不管私人电话还是工作电话,都得自己掏钱。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8.夜里和节假日加班没有双倍的加班费。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9.没有机会享受带薪休假。

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10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出去签名售书没有公车接送。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11.不能假借外出的机会办私事。

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12.不能随时和同事搬弄是非。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13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不能趁老板不在打电子游戏。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14.不能利用开会的时间织毛线。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15.没有机会炒老板的鱿鱼。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16.买了新衣服没有地方炫耀。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17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家乐福大减价,买了好多便宜袜子,因为足不出户,只能放在柜子里。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18.做完美容后细细的皮肤没有人欣赏。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19.一次又一次减肥成功,无人喝彩。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20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打字速度比录入小姐还快,却没有机会展示。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21.一天不写就会担忧没有饭吃。

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22.吃饭喝水没人侍候。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23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每次煮饭过后都会计算这些时间可以写多少字。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24.给自己做饭切着了手还不能算工伤。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25.看小说没有休闲的快乐,因为老觉得在工作。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26.算算术特别拿手,但是派不上用处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27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自认为是知识分子,不好意思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28.写作遇到打扰便会血压升高。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29.睡衣每年至少要新买两套,因为整天在家,都穿成工作服了,容易磨坏。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30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家里的书堆积成山,把活动空间都挤占了。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31.邮箱总是满的,每天的报纸没看过就得扔掉。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32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总担心电脑有病毒。

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33.每次上网看新闻都怕黑客把电脑里没来得及发表的小说盗走。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34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忍痛花大价钱去欧洲一游,人说:“你又去深入生活啦?”

妈。写书几本,甚惧上班。签约北京,天天在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35.练了一个好签名,最多的时候还是往自己小孩不及格的试卷上签。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36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好容易写了本书,还不能给自己小孩看,因为少儿不宜。

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37.纯手工劳动,不能机械化批量生产。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38 不当作家的N条理由       .著作等身,邻居却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欲哭无泪。双手打字,噼里啪啦。速度之快,张弛   家有作家,她是我39.书还没出版,稿费已经庆祝光了。

家,一天几千(字),累得没边。遇上装修, ――谢谢观赏――

 

张弛同学在写作此文的时候自己不时笑出声来,我凑上去一看,也是忍俊不禁。文章里的一些夸张不实之处尤其让我觉得有趣,比如家乐福大减价买了不少便宜的袜子因为足不出户只能放在柜子里那一条,压根儿就没有这么回事,真亏他想得出,而且还真有几分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意思,一个会过日子的主妇形象跃然纸上,只可惜我并不属于会过的类型。不过他写的大部分还是比较准确的,真是难为了他!我把他写的这一段发给一位著名的老作家看,他看了之后写Email给我,标题是――“后生可畏”。

张弛随感:很多时候,创作的想法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的,但是“戏过了”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我们上表演课,一个同学倒了一杯茶,假装是酒喝下去,可是马上就演过了。因为真醉的人是不会“表演”自己有多难受,多头晕。然后别人给他倒了一杯真酒,他马上看了手腕上的手表一眼,说明天有事要先走了。可是又没到位,因为那么短的一瞥是根本不可能看到确切的时间的。说到程青,她其实是非常没有消费理智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不用费劲去编什么理由,跟她说要买什么,她都说买吧买吧。不管多贵多便宜,态度都不会变。倒是有时候较真,简单的便宜的东西不让买,可能是她那个时候恰好比较清醒吧,或者是更加糊涂吧。

 

10

 

转过张弛同学的“习作”之后,有一篇文章似乎不能不转一下。那是他十三岁时在正规文学期刊上发表的处女作。一个从来就不是处女的人也写“处女作”,这事儿真经不起琢磨啊,哈哈!张弛同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北京京源学校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说句揭短的话,张弛是在京源学校创建五年的时候由我和他爹一起提着一万五千元人民币的赞助费找到麻校长说情才进去的。那时候的一万五不是现今的一万五,当时我每月收入三四千元,这点钱需要小半年才能挣到。

当时北京的学生从小学升初中是电脑派位,也就是在指定的几个中学当中由电脑随机决定哪个学生到哪个学校去。人决定还顾此失彼摆不妥当呢,更何况电脑乎?那几个参加电脑派位的中学不用说也不是家长们削尖脑袋要把孩子送进去的。张弛同学派的好像是158中学,我们并没有去实地考察就放弃了。选择京源学校一是听说这个学校的校长十分敬业,短短几年就把学校做出了些声望,二是我们图这个学校离家近,步行不到十分钟。我和他爹因为出差频繁,决定让张弛同学住校,他自己也同意,因此虽然近,只有周末他才回家。学校规定住校的学生晚上要到教室去上晚自习,本来住校的孩子就不多,一到晚上教室里的学生寥寥无几。他爹的一个同事和她在九中当校长的先生经常在晚饭后散步时悄悄到教室窗户外面看看张弛同学,然后悄悄跟他爹说他学得挺认真的。天知道他是坐在那里装装样子还是真的学进去了!不过我总觉得那会儿他挺小挺可怜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混下来的。

他的这篇《制造紧张》的小文章发表在2002年第3期的《青年文学》杂志上。《青年文学》也是我当年发表小说处女作的地方,那是1985年,三年之后张弛同学才出生。十七年之后张弛同学的名字也出现在这本文学刊物上,真令我感慨!张弛同学也为自己在十三岁的年纪能在这样一本国家级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感到非常骄傲——虽然他发表的只是一个作文级的作品。

下面是张弛同学的处女作。

 

                       制造紧张

 

大衣还没有完全穿好,我走出宿舍的大门,闻到了北京冬天的气息,可怕的气味。

大衣还没有完全穿好,我走出宿舍的大门,闻向教学楼方向走去,看见一辆依维柯,作为窗口校学生的我不以为意,但冷不丁地几个大字跳入我的大眼睛:“石景山防疫站”,难不成要体检?回过头来掐指一算,嗯,据上回体检好像已经有一年了。

;  张弛   去生物实验室的路上,我看见一群小学生吵闹着奔向保健室,这证实了我的所见所闻所想了,哈哈,我要回班制造紧张空气。

到了北京冬天的气息,可怕的气味。向教终于下课了,先对同桌号称“催命婆婆”的崔嘣儿说:“今天看见那辆……车;  张弛   了吗?”

到了北京冬天的气息,可怕的气味。向教“什么车呀?”崔嘣儿冲着我说。

;  张弛   “石景山防疫的车!”我一字一顿地说,“是来抽血的,哎哟,太恐怖了,那血顺着针管滴嗒,滴嗒,哎哟!”

;  张弛   “别说了,别说了,受不了了!”崔嘣儿颤颤地说。

                怪不得说世界上最快的通讯方式是tell a  woman ;  张弛   呢,因为女人是两个耳朵进,一张嘴巴出。没到中午,全班都知道了抽血的车已经开进学校了。中午,大家的餐盒还没打开,韩大夫来了,跟班主任说话。坐在第一排的同学居然告诉我们,他们谈论的是抽血的事。我想,不会吧,这么有想象力,受不了了,我倒!

到了北京冬天的气息,可怕的气味。向教不过这个坐前排的小个儿倒是帮助了我,我们算是一块儿制造紧张,可我出于吓唬别人,他却在吓唬自己。这位仁兄,sorry;  张弛   了。我们班学习NO.1;  张弛   的黑色非洲人吓得脖子缩在衣领里,那巧克力色的面颊一会儿绯红,一会儿煞白,两只手插在上衣兜里,身体一直在颤抖,两只近视眼直勾勾地盯住了餐盒,那样子实在是标致极了。

                快放学时,韩大夫进来说:“明天,我们,哦!我走错班了。”

到了北京冬天的气息,可怕的气味。向教要在平时,大家会哄堂大笑。但是今天,竟无人发笑,都静静地坐在那里。班长大人似乎讲事的时候声音一直在颤抖,难道我制造紧张的能力已经到了“神仙画画”的地步了吗?放学后,我揪住一个老实人,问他听谁说要抽血,他说我听A                说要抽血。我马上去问A;  张弛   ……最后,竟然都是崔嘣儿说的,崔嘣儿不愧为“催命婆婆”呀!

                显然是学习任务太重了,昨天还在说抽血的事情,今天居然无人提起,怎么办?上地理课时,韩大夫来了,叫我们去走廊里排成两队,教室里的人都说:“是不是去抽血啊?……                ”在走廊里,韩大夫才说明原因,去体检!同学们大松一口气,并扬言要“教育”一下那个说要抽血的人,崔嘣儿被拉到犄角里被教育了一回。

“对不起呀,谁让你大声喧哗呢!”我在一旁自言自语。

大衣还没有完全穿好,我走出宿舍的大门;  张弛   我们风风火火地直奔二楼电教室,去查视力。在排队过程中跟一位女生闹着玩儿,跟她互换了体检表,我当然无所谓了,可那位女生去年的体重和胸围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后来那位女生的名言是:“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到了北京冬天的气息,可怕的气味。向教测完身高以后,本班最高也是最幽默的张炸对那些小个儿们说:“多高了?”

;  张弛   “一米五二!”

;  张弛   “一米五三!”

制造紧张       小个儿们齐嚷。

;  张弛   张炸摸摸他们的脑袋,说:“该买票了,该买票了!”

制造紧张       最后在全班一比,我的身高增长是全班第一,体重增长是倒数第一,被人羡慕了一把,好爽!

大衣还没有完全穿好,我走出宿舍的大门,闻体检结束,夕阳西下,同学们回家。

 

我喜欢他这篇文章自然随意没有套路,也可以说因为学习不认真,他连学校里写作文那种套路都没有学会。作为家长我倒也并不刻意要求他,我怕他学死了反而不好。我一直认为我们中小学写作文有点训练过度,老师又不可能做到一个个学生因材施教,甚至连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性去启发和传授都做不到,学生们照着固定的模式学,写着写着八股腔就出来了,到后来就是想改也很难改。毕竟写作文和做数学题不一样,数学题对的标准一致,而写作文恰恰是求异不求同。所以我坚持一点就是在写作上一定不对孩子训练过度,因为过犹不及,我宁可“不及”,这样可以给他的自由发展留出空间。这是我当时的美好心愿,如今许多年过去,看来效果不错。

张弛随感:写这个东西是因为当时只是想写点什么。有一天晚上看了蒋方舟写的第一本书,题目是什么现在早忘记了,只是记得我看完以后觉得,这个就能发表?那我也能写,我也能发。所以就写了。所以说有时候才能不是激励出来的,就是被激将出来的。到了北京冬天的气息,可怕的气味。向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弛同学》
后一篇:2015年4月1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