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弛同学》

(2015-04-18 08:48:56)
标签:

杂谈

1

 

十五岁的张弛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组图片发到我的手机里,六幅小图连续性地记录了两只黄色的柿子椒从新鲜欲滴到干瘪发皱的过程。

他问我:“知道标题是什么吗?”我正在想,还没来得及说话,他说:“从新婚到金婚。”

他脸上挂着得意洋洋的笑容。

他调侃地问我:“你们是哪一幅呀?”

有这么问自己亲妈的吗?但我还是好脾气地挑了其中看起来还不错的一幅。

他指着另一幅说:“这是你们!”

他指的那幅柿子椒已经变色变形,腐烂的迹象明显——如此揶揄自己爹妈的婚姻,大胆而新颖,真让我开了眼了。

张弛随感:柿子椒比喻婚姻是一种调侃,可是我爷爷奶奶却真的已经走过了金婚。看到他们年老色衰的样子,真的和图中柿子椒变化的过程相吻合。不知道他们现在看对方是什么感觉,在我的想象中,我总觉得女生当然是越漂亮越好,不知道自己人到中年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另一半,想法会是什么样子的。

 

           2

 

某天张弛同学听我说狗咬狗一嘴毛,马上纠正我说:“应该说狗咬狗两嘴毛。”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你那是站在狗的立场上说的!”

张弛随感:狗咬狗确实是两嘴毛,一狗一嘴。最早的想法是从一个美国动画片来的,标题是狗吃狗,然后就看见一只很普通的黄狗笑着吃掉了一根热狗,印象深刻。

 

                3

 

张弛同学听我说起一个要好的女朋友离婚后想找个对象结婚,凑上来逗我说:“我替她在我们同学家长中找找好不好?”

我疑惑地问他:“有可能吗?”

他以一种满有把握的口气说:“现在你让我找感情稳定夫妻关系好的还真不容易,让我找个单身爸爸不是太容易了吗?”

张弛随感:我说了这个话以后,更多的离婚家长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不信吗?看看《家有儿女》吧。

 

             4

 

张弛同学经常讽刺我,他说起讽刺我的话来一套一套的。他说:“你们作家不错啊,通知活动不说具体时间,只说晚饭前后,问距离不说多远,只说打车二十块钱就够了,稿子不说字数,说行数和版面,只要是个女的写点东西就敢叫美女作家……”

张弛同学平时就这么说话,铺排比兴,绵里藏针,和我一向没大没小,这也是我十几年如一日惯的,我不好说自己没有责任,我也知道这样不好,教子无方,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弄习惯了,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天造起来的,所以再要跟他板起面孔来也不太容易,况且我说一句他能顶十句,还好,不是一句顶一万句。所以我说也是白说,白说就算了,还不如不白说,留点人情。

张弛随感:习惯的力量是伟大的,就像我每天早上要是不洗头出门的话,看太阳的颜色都是蒙着一层油的——所以说,小程同学是明智的。

 

               5

 

张弛同学足够放松,也足够真实,他把所有适合他的政策都运用得尽善尽美,不利于他的一概如弃敝屣。在我看来他最大的特点是自由散漫,对学校里学的东西不太上心,只爱做有兴趣的事情,简单地归纳就是:另类,酷。在家里很少能看见他从书包里拿出教科书看上一眼,也看不到他埋头做教辅书上的习题。我形容他是能休闲会儿绝不用功会儿,能上网逛会儿就不会读会儿书,能看会儿小说就不会读会儿课文,反正是避重就轻,哪头舒服就哪头。我不知道他在学校里是怎么混下来的,自从上了高中之后他的成绩全线下滑,已经降至班级的末尾。高中按理说应该是学生到了自觉的阶段,不用老师、家长整天盯着,可是对张弛同学来说是你不盯着他就彻底做了他自己。这一阶段也是进入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说他太多不好,通常也就是点到为至,就这“点到为至”他也嫌烦,说到两句以上就急了。为了家庭的安定与和睦,我尽量忍着不去说他。可是大半年过去了,他的情况也未见好转,还是松弛散漫,一说他就烦。只是难为他心态不错,每天也是起早贪黑地去上学,不迟到不早退,出出入入很勤勉。我真理解不了同样是做一件事,同样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为什么就不能做得好一点呢?

我去他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列出全班同学学习成绩的排名用幻灯打在屏幕上,张弛同学通常在倒数第7位,有时有进步,是倒数第9位。作为一个脸上无光的家长,开完家长会不说一肚子气,也是十分郁闷。我忍来忍去,还是忍不住对他说:“你们全班如果按成绩排队,我要踮起脚抻长了脖子使劲够才可能看见你,如果是你们全年级按成绩排队,那我就是踮起脚抻长了脖子使劲够估计也看不见你!”

他听我说得这么不顾情面,也只是呵呵一笑,然后该怎样还怎样。

张弛随感:书只要一教科,便算不得书了。人类为什么能进步,就是因为伟大的思想家们没有在别人告诉他要看什么书的时候自己看喜欢的书。凡事一定要有兴趣才可以做好。大学的专业尤其是这样,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不喜欢学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方向,或者没有为自己定方向的能力。我现在在美国学戏剧,很多的欧洲历史,美国经典,古英语戏剧原本,连我专业老师自己都说这个书非常“干”(DRY),为什么我还可以每天去看一个剧本或者上百页的介绍文章,就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大学教育就像是洋葱里面含了一块金子,一开始剥的时候你会流泪,当你看见金子的一角,那点熏眼睛的感觉也被发现金块儿的快感给淹没了。当最后你剥完四年,你拿着你的金子,带着你剥洋葱的技术走上社会,一定会是个有用武之地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