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在秦楚古道上(选段) 杜智敏
(2017-09-01 11:59:18)
标签:
文化 |
分类: 精彩阅读 |
秦岭像黄河一样,孕育着中华文化,与十三朝故都相连,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
《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终南山位于秦岭中段,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小谷过百,连绵数近千里。从远古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穿越秦岭的沟通与交流,成就了山中无数的古道。蓝关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等大道,令历史在这里沉积,古道让后人探微。
穿越西(西安)柞(柞水)高速,一个半小时就到柞水营盘镇,便道进入杨泗庙村。一路风光美丽,令人心马意猿,随赋诗记之:山抹淡云敛青黛,树随薄雾散春香。斜风伴我依碧草,古道逍遥话流长。
在杨泗庙村下车,我们将徒步穿越秦楚古道。历史上西安(秦)通往安康(楚)古骡马大道,呈南北走向,此处为史上贯通西柞的“义谷道”,长安大峪(古称义谷)和柞水营盘分别位于古道两端,历史悠久,道路坎坷,素有“秦楚咽喉”之称。
柞水县志载:(秦楚古道)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562年),道宽二尺五,可通行。这里不仅是商贾行人的必宿之地,更是兵家安营扎寨的必争之地,故此命名为营盘。20世纪五十年代曾两次复修定名“西康驮运路”。古道在原有终南小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又叫“义谷道”,是一条一丈来宽的骡马大道。秦楚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高速公路,安康的丝绸从这条古道进入长安后才能西去。隋唐时期,盐、茶、丝绸、粮油、瓷器,在此古道南来北往,络绎不绝。有学者认为,此道也是丝茶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官道。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风雨,秦楚古道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唯有跨越终南山的这一段清晰可见。
在杨泗庙村健身广场,舒展舒展筋骨,狠狠的吸几口山间清新的空气,沿沟逆流而上。见村老问村名为何杨泗庙?言说:“就是个姓杨的老爷,你给上一柱香,保你平安么。”
秦岭深处好多地方,都有杨泗将军的痕迹,我们村南的甘峪也有杨泗庙呀。有资料记载:一说杨泗将军是明朝洞庭湖一代的农民起义领袖,不知何故却被人们奉为护佑万民的水神;一说杨泗将军是宋代湖南长沙一个敢斩杀孽龙治理水患的勇士,敬奉为水神;一说杨泗将军为南宋抗金名将杨从义,在宋金对峙期间,将军以秦岭为屏障,阻击金国南侵,从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第三个传说流传于湖北北部和陕西南部,是作为区域性神祇的杨泗将军信仰的依据。清代中期由两湖移民入陕南后,又得到不断丰富,并广泛传播。
村中住户集中,不远处有一破败小庙,上写“杨泗庙”,里面却没有什么神像,我们将其木制长矛旗杆,拿出来放在门前,照相留念。
对了,乡党民谣挺有意思:“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吴。亲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又有:“分别乡音不一般,五方杂处应声难。楚歌那得多如许,半是湖南歌老倌。”印证了杨泗将军崇拜的形成,与两湖移民入川陕还是有关系的,既是移民信仰的传承,有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水运重要的祈福。清人诗云:“清凉春色雨中多,杨泗庙前拜华陀。泡影幻尘等闲看,桃花流水待如何?”可见其热闹程度。
其实,山水的真实,不仅在于清秀委婉,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强身在足,触动在心,发声于口,抒情快意。还在于你去收集整理挖掘它的人文价值,品尝人生滋味,感知生活情趣,独乐乐,亦与人乐。原始的山,原始的水,青绿间掩映着原始的人家。小憩之时,柴垛子旁摆pose的,仰目凝神赏景的,讨价还价购土蜂蜜的,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快乐。我却问起了这里的小地名何也?几个老乡你一言我一语,透露着山里人原始的淳朴。
此稍微开阔的住家户地台叫骡店,这沟传说叫倒鞋沟……
骡店道也好理解,古时候南北商贩,在秦楚古道上贩卖骡马,于此住店歇息,故称骡店。可这倒鞋沟怎么个讲法?传说,王莽篡权,朝廷大军追得刘秀四处逃亡,过秦岭行至此沟歇息,不料耳听追兵喊杀声越来越近,不由得心急如焚,大雪天,慌乱中把鞋子穿倒了,顾不得许多,倒穿鞋子狂奔。王莽追兵看到雪地上的脚印,便朝反方向追赶,刘秀躲过一劫,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老百姓人心向汉,命其名曰倒鞋沟,以示爱和平,反叛乱。故出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