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岁孩子为吃冰激凌学会赊账

(2011-07-25 07:11:43)
标签:

赊账

坏习惯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育儿技巧

界线

说不

育儿

分类: 父母教育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网上聊天,她郁闷地说了她快4岁的女儿,为了吃冰激凌,居然在所住楼下的小卖部赊账!要不是那天店老板问她要钱,她还不知道这个事情。仔细一问,此事已经发生多次,且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还债多次。她回家训斥了女儿一顿,孩子立即大哭大闹,还在地上打滚。我井中月的这个朋友很无奈,所以想来听听我的建议。

  

  我问她家里面有没有冰激凌?她回答说,孩子爸爸就喜欢吃冰棍冰激凌,因此冰箱里常备着一些,对孩子也没有限制。孩子回家后,经常自己打开冰箱取着吃。后来孩子经常不知原因地腹泻、发烧,医生说这是孩子的脾胃不好、常吃冰冷的东西造成的。所以,家里就没有再买了。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闹着要吃,不给就不吃饭。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不让孩子多吃,也只好临时去买一根。

  

  结果没有想到,这孩子自己跑到楼下的小卖部,拿了冰激凌就走,还主动告诉老板先记账,家长会给钱的。我接着问,为什么不直接对孩子说“不能多吃冰激凌”?她回答说,曾说过,但不管用,且说了孩子就会哭闹。我问孩子哭闹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不温和而坚持地说“吃冰激凌会让你拉肚子,所以不可以吃”?我朋友说:“你不知道,她闹起来真的很烦,而且还真的倔得不吃饭,最后只能我们妥协。”

  

  我不知道各位朋友看到这里,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井中月认为,这是典型的无界线的例子,我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是一个无原则、不敢对孩子说“不”的人!而她的女儿,则是充分利用哭闹作为武器,甚至是采用一些“歪门左道”的方法,非常聪明地“要挟、控制”家长!认真分析这个小案例,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许多的问题的:

  

  首先,做父母的,没有以身作则。孩子的爸爸自己就非常喜欢吃冷饮,而且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进食。你想,你自己天天吃着“香甜诱人”的冰激凌,孩子不喜欢才怪!如果你吃却不让孩子吃,确实很“残忍”,也容易引发孩子的质疑,为什么我就不能吃?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幼儿的学习就是模仿,是通过照存来记忆、学习的。多吃冷饮,本来就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习惯,你希望孩子也照存这样的错误认知?

  

  第二,做父母的,对一些隐性危险是要掌控的。当一个孩子玩火的时候,为什么所有的家长都会严厉制止?是不是大家都感觉到这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威胁到孩子和其他人的生命?按照这样的逻辑,那我们为什么不在一些我们认知范围内,坚持做一些保证孩子身体安全的事情?比如冷饮,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反对过多进食,而对一些身体欠佳的人,有可能还需要禁食生冷。在某种程度上,多吃冷饮和玩火,都是对孩子有极大危害的。

  

  所以,对一个肠胃天生敏感的孩子,在孩子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之前,父母有责任限制孩子多吃冷饮。而对孩子而言,由于认知的问题,他们是不能真正理解你说的“吃了凉的东西就容易生病”,这个因果关系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难明白的。所以,父母就像控制玩火一样,有权利也有责任保证孩子的健康,明确告诉孩子不能吃冷饮就是不能吃。当孩子哭闹时,如果父母没能温和而坚持的说“不”,界线就被打破,也就不再是界线了。

  

  第三,做父母的,不要等问题恶化了,才想到控制。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就像我朋友的女儿,其已经高度“社会化”了,也许是跟小区的其他孩子所学,竟然知道通过赊账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愿望。对于一个不能自我控制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父母的界线约束不好,也是有控制方法不对的原因。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不能放任孩子的问题恶化。

  

  回到我朋友身上,当她问我井中月应该怎么办的时候,我说孩子现在还小,还是可以纠正过来的,只是你必须自己先做到有原则。对3-5岁的孩子来说,有原则地说“不”是非常重要的,而此时孩子的反应最多是哭闹。若等到进入童年期,则就不会这样简单了,此时你再想控制孩子,可能真的就力不从心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说,我朋友应该这样做的:

  

  首先,父母做好示范作用。孩子的爸爸老爱吃冰激凌,其实对他的身体也不好。所以爸爸应该决定,他也要控制吃冰激凌,每周只能吃一次,并且和你一起吃。这种父母的带头作用,同时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所做的一切规定,并不是针对她或者孤立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你背后“偷吃”,不让孩子见到也就罢了,如果见到,可能会前功尽弃,呵呵。

  

  其次,控制要适度。其实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在暑期经常吃一点冰激凌,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除非是医生严令禁止的。但如果孩子吃冰激凌影响了吃饭,或者由于体质问题,不能吃过多生冷食品的话,则父母就需要对孩子“温和而坚持”地说“不行”。

  

  对我朋友而言,需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吃冰激凌的规则。同时,规则越具体,就越容易取得孩子的理解(参见《给孩子立界线从小事做起》)。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给孩子参与决策的机会。比如约定只有夏天才可以吃,每周只能吃一次,什么时候共同商量。至于吃哪种冰激凌,可由孩子决定。如梦龙、可爱多、巧乐兹等等。让孩子可以自主选择,也是在严格的制度中保留“人性化”的弹性尺度。此时,如果你们能一起吃,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分享教育。

  

  第三,对于赊账,必须严厉制止。孩子已经学会要挟父母,同时还学会使用“歪门邪道”了。尽管孩子是很聪明的,知道走“旁门”,但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如果长久以往,孩子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所以,此时你再处理,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了。对孩子已经会赊账了,你需要和孩子说明这是错误的,若在有类似行为,将失去吃其他零食等权利丧失。同时通知小卖部和爷爷奶奶,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将不再支付了。此时你制止,孩子一般也就是哭闹,如果孩子大一点,再想改,可能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处理整个“赊账吃冰激凌”的事件中,家长要和孩子有较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的连结。也就是说,你需要认同孩子、与其共情(参见《与孩子共情就是这么简单!》),才能让孩子会更愿意合作。比如说“爸妈知道你很想吃冰激凌,尤其是看到别人吃的时候,你会很馋的”,同时对孩子的额外要求,一定要坚守规则,孩子哭闹则要温和而坚持。

  

  最后,有很重要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孩子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健忘的,特别是你已经约束孩子一段时间,孩子已经知道“过分”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可以不会再提类似的要求。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忘记和你要冰激凌,此时你反而需要提醒孩子。这不仅是为了保持你的诚信,使下次你和孩子约定类似要求,孩子能很快答应,也可以使孩子进一步保持对你的信任,增加安全感。(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父母教育:

  《想做“好妈妈”请先检视自己》          《孩子遇到凶恶的老师怎么办?

   《这样的算术,不学也罢》                       《听话的孩子不可能成为领袖

 

  本周儿童教育测试:《实战模拟:当孩子害怕一件东西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