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东方卫视cctv新闻联播和谐社会黄金时段 |
分类: 社会观察 |
在省级上星的卫视中,东方卫视从2003年改版上星以来,一直是不转播《新闻联播》的。东方卫视有自己的新闻体系,自18:30开始,大容量的《东方新闻》长达一个小时。
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在电视机前,就从18:30开始看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一直看到19:00,正好国内要闻与上海新闻告一段落,然后我转到CCTV-1,看《新闻联播》的前三条,再转回东方卫视,看东方新闻的国际部分。而且,东方新闻的风格与“文体”,一直让我认为是更“新闻”一些。习惯了。
没觉得东方卫视不转新闻联播有什么不好(包括上海电视台也是不转《新闻联播》的)。
而且,我一直认为,全国省、市、县都转播新闻联播,是多此一举的,也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理念。
这种“统一转播”体制,有其特殊的背景,一种是政治上的要求,二是技术问题。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没有微波,也没有光缆,更没有有线电视系统,由于物理距离原因与差转技术问题,很多地方CCTV难以落地,或者普通观众接收时信号不清,不如当地的省级台或市县级台信号强,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同步听到“来自中央”的声音,于是诞生了“全国联播”的制度,从几档节目的名称,即可看出鲜明的特征,CCTV的《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现已更名为《全国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都是联播的必须。
上行下效,各省也要求下面的市县对省级台的重点栏目进行“全省联播”。
于是,在“黄金时段”,中国的天空飘着相同的电波,在“次黄金时段”,各省的天空也飘着同样的电波。
我们的频道很多,但在某一时段,中国只有一个频道。
现在还有必要“全国联播”吗?
技术上早已经没有联播的必要了。CCTV的落地是绝对的全覆盖,还有必要再全国用如此众多的资源,去做一件重复的事情吗?而且,“新闻联播的联播”,造就了CCTV的这一时段的超常高收视率,央视的五秒标板、七秒标板,也成了最贵的广告的时段,这种高收视率以及《新闻联播》“品牌升值”,是全国各台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来没听说过央视给大家分钱。
因此,现在的“联播制”,已经是“形式大于内容”。
一直以来,我为东方卫视及上海电视台不转播《新闻联播》而庆幸,然而,现在这种庆幸不复存在。全国一盘棋了,全面和谐了。
问电视台的朋友,知道东方卫视转播《新闻联播》是从今年7月份开始的。为什么是7月份开始,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吧。
http://image1.55.la/user_save_pic/2007/10/27/2007_10_27_1193500090.gif
前一篇:现场:京沪高速大火引发严重堵车
后一篇:长虹"独挺"等离子,难道是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