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该使用“北属”一词
近来,每每读到国内出版物,关于越南从中国独立出去以前的历史,都在使用“北属”一词。我跟很多朋友探讨过该词应不应该使用的问题。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认为中国人使用“北属”这一词以及概念,从语言上说,不符合中国语言习惯,从历史说,不符合历史事实,从书写历史的立场说也与以我为主的历史书写立场不符。
很多书把越南成为独立藩属国写作从公元968年丁部领受宋朝封为郡王始。按照宋制度,郡王治下的地区不是独立国家,郡王之上还有王,王之上才是国王,拥有国王封号,才拥有独立国家的身份。从这个制度出发,越南真正拥有独立国家身份,应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册封安南李朝英宗为“安南国王”起。自那时起,越南可以独立书写历史。而此之前,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时起,到公元1174年独立越南的领土范围,是作为中国历代皇朝的疆土存在。现代的越南的领土范围,是在其独立之后不断南征西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越南黎朝及后来的阮主、阮朝先后吞并了扶南、占城国,于17世纪将势力延伸到湄公河平原地区,19世纪法国入侵前控制了今天胡志明市西部占婆王国、水真腊(下高棉)及西原地区,是法国殖民统治巩固了越南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并在法国殖民统治解体后固化了这一结果。
在书写历史方面,越南的历史书把15世纪后半页开始的南侵过程称之为“南进”;把其主体政权独立前的时期,称之为属秦,属汉,属唐,也曾短暂出现过属明。称谓上,我们可以看出,属秦,秦是主体,同理,汉,唐也是拥有越南这个地区的政治主体。越南是从客体的位置上来书写其这段历史的,这个时候,越南自称大越也好,越南也好,称陈朝,黎朝,阮朝也好,都处于从属位置,相对平等一点的说法称中国宋元明清皇朝为北国,自称为南国。1865年法国开始对越南的侵略占领,直到1885年法国全面殖民越南。在这个过程中,越南推出了一个描述与法国殖民统治关系的名词“法属”。这个描述中,越南是主体,法国是侵占越南的客体。一方面,这是19世纪现代国家兴起后越南现代国家主体意识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越南对于法国的殖民是抗拒的,这可以从越南历史上不断反抗法国殖民的斗争中看出来。在认识“殖民”这个问题上,法国开始殖民后的越南学者有把历史上一切国家间或从属都看作是“殖民”关系的倾向,并开始把属于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统一称为“北属”,与“法属”概念并行使用,北属就是“北国”殖民时期。
在历史书写的长期历史过程中,越南民族主体意识也是不断强化的。先是在《大越史记全书》等史书中,用传说构建了一个没有信史的“文郎”国,或十八代雄王,然后把属中国这段历史时期的一切起义看成是“复国”的行动,把起义领袖定义为民族英雄,这种思想在法国殖民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所以,“北属”这个词出现,并非偶然,是越南不断强化的民族主体意识突出,越南自身历史构建和叙事需要的必然。这一词的使用,以1917年越南近代史学家陈仲金在民族独立思想的指导下,用拼音化越南语书写越南历史时得到了正式的确认。在他写的《越南史略》1920年正式出版时分成五卷,分别是《上古时代》、《北属时代》、《自主时代(统一时期)》、《自主时代(南北纷争时期)》及《近今时代》。《上古时代》记述从鸿庞氏到赵朝(南越国)结束;《北属时代》记述从汉武帝攻灭南越国赵氏起直到五代时期曲氏、吴氏倡导独立时为止;《自主时代(统一时期)》记述从吴氏、丁朝到后黎朝初叶;《自主时代(南北纷争时期)》记述从莫氏篡位直到西山朝;《近今时代》记述从阮世祖皇帝至越南沦为法国“保护国”时为止。
从中国方面来看,越南独立以前的历史,是中国国内历史,把这一时期称作郡县时期。在越南独立对越南历史的书写,越南作为中国历代封建皇朝的藩属国,是按藩属国的称谓来书写的,如安南国,越南国等,充分体现了历史书写的主体性。近代以来对越南的历史书写,基本也是按照这样的认识与历史逻辑来书写的。陈仲金写的《越南史略》由戴可来教授翻译并由北京商务印书馆于1992年出版,因为与1958年明峥写的《越南史略》重名,把书名改成了《越南通史》。戴可来教授是当代史家,对越南的很多问题都有深入研究与辨析,但对于“北属”一词,没有给出辨析或提示,全盘照抄了陈仲金的写法。从事实上来说,就是放弃了历史书写上的主体地位。其后诸多的越南历史研究者,也受其影响,普遍不假思索地接过了越南“北属”这样的书写方法。
“
北属”一词,撇开其产生历史与涵义不说,单从词语的中文构词方面来说也是有问题的。北,即北国,北国即中国,北属即北国属。从中文的角度来说,“越南的中国属时期”,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是站在越南的位置说话,就是站在第三方位置来说话,而不是两国当事人之间说话的习惯。王蒙先生2006年写过《从“乖戾”说到“你家父”》,就是本应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却说成了“你家父”。称越南“北属”时期,与此同理。现在有的地方援用台湾称日本侵占我国台湾时期为“日占时期”或“日据时期”,我们称越南“北属”时期,在某些方面类似日本史家书写到台湾的历史时,用“台湾日占时期”。说是某些方面,因为日本本来就是侵占,不像越南这块地方,历史上与中国是一体的。
诚然,涉及到越南与中国历史的很多历史事实与认知问题都是需要学界深入探讨的,但从中国人书写历史的主体立场出发,也从对于现代殖民主义的认识出发,我个人认为,中国人书写与越南有关的历史,直接搬用越南当代史书中用于描述越南处在中国郡县时期历史的“北属”一词,是非常不恰当的,有必要厘清与更正。可以继续使用越南郡县时期,藩属国时期或越南独立后时期(越南史书称自主时期)。如果要引用,也需要加上引号,以示区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