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我就占坑

标签:
长安街茅坑稀缺资源机动车摇号限车汽车 |
分类: 开车走路『车事』 |
怎么了,我就占坑
“摇号购车申请首日收到近6万申请,有人担心,摇号获指标者逾期不购车并无惩罚措施,这可能导致没有刚性需求的人也参与摇号,从而影响中签几率。”这是北京机动车限购政策出台后,媒体的一篇报道,担心人们的占坑心理,因此呼吁对占坑者出台惩罚政策。
任何政策的出台,主要不应该是方便管理者们行使职权,恐怕更重要的还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阳光雨露。想当初,买车是你们在鼓励,还曾经鼓励我们买大排量的,小排量受歧视,开不进十里长安街。后来道路拥堵了,要开始治理了,大排量小排量都只能隔天才开得上街。这都算了,现在又出来一个限购政策,说的是还给道路一点通畅。大家也认了,可是现在还要担心,摇号之后不买车,可能还要受到惩罚,这个我就纳闷了。
而且我也不知道,怎样出台一个对付占坑者的政策。譬如说,我现在感觉到肚子不舒服,排队进了公厕之后,又发现屎意自己,穿起裤子走人。换言之,我占了坑,但我没拉屎,是不是要受惩罚呢?也许有人要说我这个比喻太臭了,但我说的是实情。
机动车限购政策就是挖的一个坑,既然你挖了坑,当然就应当允许别人占坑。所谓摇号,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确定性,你参加了摇号,但并不能保证你能得到一个购车资格。这是政策对消费者的要求,但消费者就算不把自己当成上帝,他也知道,其实自己的购车需求,也可能是没有确定性。
打个比方,假如有人准备买车,他参加了摇号,最终也幸运地成为一个中标者。但不幸的是,他在这6个月内破产了,不仅买不起车,连饭都吃不起,难道你怀疑他是占坑者,还要严加惩处吗?反之,我也不能确定,6个月内我是否会有一笔横财,突然有能力成为有车一族。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例子,但大多数人的确不能完全确定自己未来6个月的消费趋向。反过来说,假如因为站着茅坑不拉屎要被处罚,那么他又怎样能够保证自己,在确实屎胀了的时候,得到那个宝贵的茅坑呢?本来是你的茅坑挖少了,却要求别人硬憋着,这不大靠谱吧。
占坑是一种普遍心理,既然你将机动车购买权利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那早就应该考虑到,人们对占有一种稀缺资源的占有欲望。而如何控制这种欲望,不是单纯的配套一个什么惩罚措施就可以解决的,城市的管理者如果只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拍着拍着脑瓜就想出一些政策来,然后不停地在上面打补丁,这个城市的管家只能算是不称职的。
我所在的城市假如也限车摇号,坦白地说,我也会去占坑的,在我的家乡,“屎胀了才挖茅坑”是一句骂人的话,批评有些同志做事不打提前量,和“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一个道理,所以,我就占坑了,怎么啦!
TITAN车运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