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4)

标签:
白鱀豚刘硕仁卢天骄邮票国宝 |
分类: 我的博文 |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4)
——缅怀中国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先生
2011年中秋刚过,意外收到刘硕仁先生和卢天骄老师伉俪亲笔签名给我这晚辈寄来的特制私人节日贺卡,心中顿时泛起浓浓暖意!

2011年中秋节刘硕仁先生和卢天骄老师寄给笔者的贺卡
陶醉中忽然想到,大师伉俪的身体和精神现在一定恢复的不错了!便一气呵成写了博文“‘淇淇情缘’续:我与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先生的忘年交”。
时光在忙碌中又悄悄流走了两个月,终于收到盼望已久的先生寄来的一张明信片。这是先生自制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45周年纪念明信片,左侧空白处加贴一枚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45周年藏书票,而邮寄日戳正是孙中山诞辰11月12日。
敬爱的先生“在病重匆草附言”,但对身心承受的病痛折磨说得那么平静,更多的文字却是鼓励我“多年来做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执着地为保护长江濒危水生动物白鱀豚和江豚,并为其树碑立传,警示世人的崇高精神”。他还乐观地告诉我说,“待我们健康好转再为细谈”。而他老人家寄给我的这张纪念明信片,分明是病痛中的心血之作!先生的高风亮节,让我充满敬意!做为晚辈和两位大师的“忘年交”,我却不能为消除两位老师的病痛做点什么,就马上写了一篇博文,寄托对两位敬爱的老师的问候,为他们战胜病魔祈愿!
2012年7月,经过10年的努力,我为“水中国宝”白鱀豚树碑立传的拙作《悲情国宝:白鱀豚生死全记录》在淇淇10周年忌日前夕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并由中科院水生所、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单位在武汉光谷国际广场举办了首发式暨江豚保护计划介绍会。
是刘先生设计的《白鱀豚》邮票将我引领成为保护长江豚类忠实的志愿者。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一时间将拙作寄给二位大师斧正。半个月后,便收到先生的复信:
由于我们二人均在病中,对于几十万字的巨著,确实难于在连续多日阅读全书。但正因为当年为设计《白鱀豚》邮票,我曾先后两次前往武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有幸亲眼能与淇淇会面,“水中国宝”、“长江女神”的绝美形象和可爱的灵气,让我终生难忘。专著令我急迫地想一口气把它全部看完。目前的主观愿望,当然很不现实,所以,我谨先大略拜读了序一、序二、前言、目录和后记,就已被您那充满爱心和激情的生动内容深为感动!
……
我们将用心仔细拜读,并永远珍藏纪念。
先生在信中回复我近期他们的健康状况更让我动容:
自去冬今春到现在,我们的健康情况一直不佳,数月以来我们二人在“轮流”闹病,“反复”患病,除原有重症外,随着年龄增长又不断加添各种老年病,虽然我们二人精神状态一直良好,没有任何沉重的思想负担,总是本着“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的乐观生活,但常言“岁数不饶人”,耳聋眼花,尚需使用放大镜,腿脚不利,二人都先后跌伤过至今仍在治疗之中……等等,真是一言难尽,(知您工作繁忙,恕不赘叙)多谢您对我们的健康祝福!
又及:因在病中体力不支,故迟复。祈请谅鉴为感。
先生特意随信寄赠我一枚包含他创作的“白鱀豚”在内的藏书票名家作品介绍折页和先生简介的照片。

刘硕仁大师在重病中制作并实寄的“‘水中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天使淇淇离世十一周年”纪念封,封左侧的图案为刘硕仁大师创作的《长江女神白鱀豚》藏书票
先生在这枚纪念封背面写了一段附言,让我转告关心他和卢天骄老师的各位朋友:“由于我们二人均在病中(恕不赘),故近期尚无精神给诸多老友复函,祈请谅解,多多包涵,切谢。”由此可知,刘硕仁老师制作这枚寄托深情的纪念封,需要付出怎样的心血!
刘硕仁老师心系“水中国宝”白鱀豚的一段段佳话让我感慨!一代邮票设计大师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尚情怀让我感奋!
2015年,和往年一样,我在春节前给两位大师寄去了贺年片。元宵节过后三天,终于收到先生寄来的贺年封卡。
先生的贺卡让我惊喜,转而又心情沉重,因为从刘先生的附言中得知,卢天骄老师因患中风饱受病痛折磨,先生自己冠心病加重,健康状况也每况日下,两位老人早已尊医嘱,谢绝任何探访者(包括原单位领导同志)。先生还因严重白内障视物不清,写信必须用放大镜。老人家是在令人心酸心痛的重病中,拿着放大镜给我书写这张贺年封卡!先生在附言中写道:“在病中实难有力及时复信答谢老朋友,祈请谅解为感”。
先生这张“迟到”的贺年封卡让我感受到沉甸甸的份量!反复阅读先生在贺卡上工工整整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让我百感交集,思绪起伏。我在心中默默为刘硕仁、卢天骄两位邮票设计大师的健康祈福!但从此后,也再也不忍心给敬爱的两位大师写信,甚至哪怕寄发一张贺年片!
心痛的是,2015年的这枚贺年封卡,如今已变成刘硕仁、卢天骄两位邮票设计大师伉俪留给我这位“忘年交”的最后一个念想!

欢迎光临“海翁伯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保护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