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7、“水中大熊猫” 白鱀豚比大熊猫更古老

(2015-08-15 19:50:28)
标签:

白鱀豚

白鳍豚

国宝

全纪录

电子版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67

 

 

 “长江女神”传奇

 

“水中大熊猫” 白鱀豚比大熊猫更古老

 

 时隔半年,周明镇教授专门邀请南师大生物系从事海豚类研究的周开亚教授参加对这块郁江化石的鉴定工作。

郁江化石又从北京送到了南京。当周开亚教授将它同实验室里收藏的五付白鱀豚及其他豚类的下颌骨一一比较之后,他惊奇地发现,这块广西发现的郁江化石竟然同白鱀豚的下颌骨十分相似!

 

    67、“水中大熊猫” <wbr>白鱀豚比大熊猫更古老
  67、“水中大熊猫” <wbr>白鱀豚比大熊猫更古老

广西郁江发现的原白鱀豚下颌骨化石(上)与白鱀豚下颌骨比较

                 引自:《周开亚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2011

 

198311月,周开亚、周明镇、赵仲如三位专家首先在合肥召开的中日兽类学学术讨论会上宣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1984年又发表于《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标题非常醒目:“在亚洲首次发现的第三纪鱀豚化石”。

 

比较:郁江标本保存的下颌联合后部很长。齿的间距较短,在下颌联合部平均每9.3(右)或9.6(左)毫米有一齿。齿冠饰有垂直的不规则沟和脊,上半向内弯,下半有发达的舌面隆突。上述特征与现代生存的白鱀豚Lipotes uexiller相似…… 因此新标本无疑是迄今已知的最接近白鱀豚的化石齿鲸,可归属白鱀豚科(Lipotidae)。

观察白鱀豚属Lipotes自幼到老的五付下颌骨,其联合部两齿列间的纵沟在前部浅而窄,至下颌联合后端的约最后3-4毫米陡降成峡谷状深凹;下颌联合后端很薄,其厚不及距后端七齿处(约相当于郁江标本的前断缘)下颌联合厚的二分之一,小于下颌枝游离部前端舌侧高的三分之一;两下颌枝与联合部连接处呈尖角状;齿冠的垂直沟、脊较浅,在前、后面较少。齿冠唇面基部较平滑;齿根下端扩展出前突和后突。这些特征不同于郁江标本。据以上对比,建议把郁江标本作为一新的属、种。

 

67、“水中大熊猫” <wbr>白鱀豚比大熊猫更古老

周开亚 周明镇赵仲如《在亚洲首次发现的第三纪鱀豚化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这个被中国科学家发现并定为新属新种的原白鱀豚(Prolipotes yujiangensis)出现的时代大致为中新世,距今约2000万年。我国在新生代地层中已经发现150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科学家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中新世是我国哺乳动物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现代哺乳动物中大部分科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特别是中新世晚期,哺乳动物进入了更高的演化阶段,可能是我国哺乳动物在地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种类和数量都相当多。但这些哺乳动物化石都是陆生动物。此前,在欧洲、美洲、非洲都曾发现不少淡水豚化石,而我国以及辽阔的亚洲却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个原白鱀豚化石是亚洲大陆第一次发现的第三纪地质年代的豚类化石。这个极有学术价值的科学发现,揭示出“水中国宝”白鱀豚有着长达2000万年的进化史。

1980年代之后,科学界和媒体在宣传保护白鱀豚的时候,常常把白鱀豚喻为“水中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乃至世界珍稀动物的一个标志,用“水中大熊猫”来比喻白鱀豚的珍贵应该说十分贴切。但是,科学界发现的与大熊猫相近的化石种,其生存年代为100万至300万年。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比较,白鱀豚和大熊猫虽然都属古老孑遗物种,而实际上白鱀豚是比大熊猫进化历史更久远的活化石!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媒体和科普书籍在介绍白鱀豚古老进化历史时,有的说距今2000万年,也有的说是2500万年,还有的说距今已有3000万年甚至4500万年。这些相差悬殊的说法容易把人搞糊涂了。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同的说法,主要原因是对地质年代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中新世在地质年代表中是新生代第三纪的第四个世,距今约2330万年~距今约530万年。广西桂平发现的原白鱀豚化石形成在中新世,说的是相对地质年龄。还是应该以这块化石的主要鉴定专家周开亚教授在其编著的最权威的《中国动物志· 兽纲第九卷·鲸目·食肉目海豹总科·海牛目》一书中的表述为准:“生活在距今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时期的原白鱀豚是白鱀豚惟一已知的近亲。” 

(待续)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