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6、广西化石揭开白鱀豚2000万年进化史

(2015-08-12 15:59:37)
标签:

白鱀豚

白鳍豚

国宝

全纪录

电子版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66

 

 

 “长江女神”传奇

 

十、广西化石揭开白鱀豚2000万年进化史

 

就在我国科学界在长江中下游开展白鱀豚科学研究的时候,在远离长江的广西偶然发生了一件与白鱀豚身世有关的科学发现。与其说是偶然,莫如说也是一种必然,因为这个发现向人类提供了白鱀豚古老家族的起源密码,而这个密码竟然使时光整整倒流2000万年!

 

 

广西地质工作者慧眼识宝

 

1981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水电勘测设计处的梁弟活、黄伟福、莫启宏三名地质工作者沿着郁江江岸踏查水文地质资源。在桂平县蒙圩公社欧村一带江左岸的一处斜坡上,裸露着的古地质年代岩层吸引了他们的专业目光。忽然,梁弟活发现土层中隐约露出一点红褐色的骨骼,他仔细地清理开周围的泥土,一段古脊椎动物的化石完整呈现在眼前。三个人立刻围在化石前观察分析起来:这显然是某种古老动物的下颌骨,上面保存了十几颗牙齿,但能是什么动物呢?这的确不是他们马上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于是,他们按照专业要求,小心翼翼地把化石包好,在上面记下了发掘的地点:广西,桂平县城南12公里处。


66、广西化石揭开白鱀豚2000万年进化史
                                                                 资料来源:好搜地图


 化石通过广西博物馆很快被送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经以所长周明镇教授为首的一流专家研究鉴定,初步认为这块化石可能属于淡水豚一类的下颌骨,但尚不能鉴定种类。

 

66、广西化石揭开白鱀豚2000万年进化史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官网

 

66、广西化石揭开白鱀豚2000万年进化史

周明镇(1918-1996),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古哺乳动物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第二任所长,在国际古生物学界享有很高的荣誉,曾任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地质及冰川学会副主任、美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莫斯科自然博物馆协会外籍委员、美国人类起源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他领导的华南红层考察项目和内蒙古近纪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这块郁江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周明镇和古生物学界的瞩目。为了解开这块化石的奥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广西博物馆的专家再次来到桂平县郁江左岸深入观察,个别地段作了试掘,期望能寻找到新的化石。但有心插柳柳不活,专家们仅找到2件植物叶片化石,失望而归。

 

(待续)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