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翁伯
海翁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21
  • 关注人气:3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1922年:英国科学家首次进行白鱀豚解剖研究

(2014-12-19 07:31:45)
标签:

白鱀豚

白鳍豚

悲情国宝

全纪录

电子版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30

 

 

 

 “长江女神”传奇

 

 

1922年:英国科学家首次进行白鱀豚解剖研究

 

 

1922年,几乎与波普前后脚,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医学教授斯基纳(Skinner)也在洞庭湖口获得一头体长2.08米的雌性白鱀豚标本。斯基纳教授是被英国政府派到中国工作的,虽然并非动物学家,但他对自然历史非常感兴趣,利用到中国工作的机会为大英博物馆采集科学研究的动物标本。据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研究室主任理查德·塞宾(Richard C Sabin)2007年接受BBC记者孙晨采访时介绍,斯基纳教授当时联系了该馆的科学家,说他在中国和一群英国人一起,通过当地向导去乡下寻找生物,在偶然的情况下采集到一头白鱀豚标本,问是否愿意接受?在得到博物馆非常肯定的答复后,斯基纳教授用棉绒将这头白鱀豚整体包裹起来并用冰块冷冻处理后,在汉口装到一艘船的冷冻室里,于当年5月运送到英国伦敦的南甘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与这头白鱀豚标本一块送达伦敦的还有一头也是从洞庭湖获得的长江江豚标本。

 

 
30、1922年:英国科学家首次进行白鱀豚解剖研究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早期明信片

                                                                资料来源:博主收藏

 

 

 斯基纳的白鱀豚标本采集于1922119日。据该馆学者欣顿(M...inton19368月在《伦敦林奈学会会刊》撰文记载:

 

19225月,英国博物馆接到了汉口斯基纳博士的一件礼物——一只雌性白旗豚,从顶部到尾片长6英尺10英寸,并用冰块冷藏。与白旗豚同时送达的还有一只从同一湖中捕捞的雄性江豚,也作了冰冻处理。博物馆为这两个标本制作了石膏模型,现在正在鲸鱼大厅展出。模型制好后,W..派克拉夫特先生和作者解剖了这两个标本,派克拉夫特先生主要负责内脏,作者主要负责该动物的其余部分。在当时,在博物馆内,我们没有办法给这么大的动物注射,我们不得不满足于通过我们尽可能好的解剖学进行摸索。进行解剖时,进行了一套完整的照相记录……

 

 英国南甘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British South Camsing Dayto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自此也拥有了整个欧洲唯一的白鱀豚不完整骨骼标本,标本号为:“226221”。根据欣顿的这段记载,英国南甘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曾为来自中国的白鱀豚和江豚标版制作了石膏模型,并在该馆公开展出。这是应该写入白鱀豚科学史的两项纪录。

美国这边的波普在《中国的动物新领域》一书中作了这样的记述:

 

说也奇怪,就在我获得这具标本时,英国博物馆通过一个轮船公司也得到一具标本。他们的努力甚至比我更有成果,因为他们获取的江豚被包裹在冰块内用一艘运肉的船送到了伦敦。我认为,他们是在我之前抵达的。

 

让波普有点失落的其实主要还不是时间早晚,而是英国南甘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是将白鱀豚的完整尸体运回了伦敦,比美国的两家自然博物馆在科学研究上站了上风。1922年,该馆的两位科学家欣顿和派克拉夫特在世界上首次对新发现的物种白鱀豚进行了解剖研究,英国人在白鱀豚科学史上再次开创一项纪录。

 

(待续)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