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南宋大诗人陆游与白鱀豚邂逅之谜

(2014-08-01 20:31:16)
标签:

白鱀豚

悲情国宝

电子版

全纪录

连载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5

 

 

 “长江女神”传奇

 

 

南宋大诗人陆游与白鱀豚邂逅之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

……

这些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诗句都出自南宋大诗人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大诗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一生著述丰富,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存诗最多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陆游还曾写过一部游记名篇《入蜀记》,这篇游记不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文学价值很高,而且具有很高的自然地理学价值,其中还给中国2000年白鱀豚文化史留下一个未解之谜。

 5、南宋大诗人陆游与白鱀豚邂逅之谜

       《陆游像》

         选自清道光九年长洲顾氏刊本《吴郡名贤图传讃》二十卷   

                                       清孔继尧摹绘  顾沅编 

 

宋乾道6年(公元1170年),陆游由故乡浙江绍兴乘船赴蜀东夔州(今四川奉节)赴任通判,在长江上航行长达5个多月。这是大诗人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游山玩水,看哪都新鲜,于是,他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六卷本的《入蜀记》,其中有两处记载颇值得玩味:

 

二十三日……泊梅根港(今属安徽贵池),巨鱼十数,色苍白,大如黄犊,出没水中,每出,水辄激起,沸成白浪,真壮观也。

……

江州(今江西九江)……江中见物,有双角,远望正如小犊,出没水中有声。

 

陆游不是博物学家,这些让他惊呼“真壮观也”的“大如黄犊”、“如小犊”般的巨大水生动物,显然是他从来没有见过,也根本不认识的,所以虽然用传神之笔将它们写进了游记,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这就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

  

那么,陆游亲眼见到的到底是什么动物呢?我们不妨根据他的记录描述做个推断:

其一,在长江鱼类中体型“大如黄犊”“如小犊”、可以称作“巨鱼”的只有中华鲟、白鲟,但鲟鱼不会“出没水中有声”。除鲟鱼之外,长江中只有白鱀豚和江豚有此个头,虽然它们是哺乳动物,但古人都把它们当成“巨鱼”。而“出没水中有声”,“每出,水辄激起,沸成白浪,”更是白鱀豚和江豚出水呼吸的典型特征。但陆游在《入蜀记》中对江豚有多次明确记载,如“江中江豚十数,出没,色或黑或黄。”说明陆游不仅认识而且还非常熟悉江豚,不会弄混。除去江豚,就只有白鱀豚了。换句话问,除了白鱀豚,还能是其它动物吗?

其二,有研究者认为,长江水生动物无头上有双角者,是否因为陆游“远望”的原因,视觉发生差错,误把有背鳍的白鱀豚视为“有双角者”了呢?其实,不要说古代,就是让当代人描述眼前瞬间出现的事物,同样会有貌似离奇的主观色彩。

其三,陆游的长江之旅距今不过800多年,那时长江中的大型水生动物和现在一脉相承,不可能有已经灭绝的种类。而陆游这两次发现“巨鱼”的江段安徽池州和江西九江都是白鱀豚的栖息地,198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进行大规模生态考察时,这两个江段都有白鱀豚的分布,只是数量少多了。

其四,1979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一号”考察船在洪湖县新堤镇江段考察时,曾经看到过12头的白鱀豚群体,只见它们破浪前行,有的出水呼吸,有的潜入水中,此起彼伏,发出阵阵“噗噗”呼吸声,张扬着生命活力,场面非常壮观!让所有目击者激动不已。800多年前,这样的壮观场面应该经常出现。在宽阔浩荡的长江水面上,也只有白鱀豚、江豚这两种哺乳动物的大型群体“兴风作浪”,才能够让大诗人陆游惊呼“真壮观也!”

 

 

5、南宋大诗人陆游与白鱀豚邂逅之谜

                             宋·陆游《入蜀记》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为白鱀豚所撰的散文《淇淇》便从陆游的《入蜀记》引经据典写起:

 

某年自欧返台,与纪忠先生闲散聊天。其忆及一九三二年正值英气风发时初次泛游长江,见江水壮阔,平野无边,深叹江山之伟丽,然而印象最深刻者,莫如江中多次所见巨鱼成群,浮沉翻跃,水光激溅。

   “鱼,”先生伸展两臂比拟,“硕大如牛犊。” 

    我惊得几乎落手中之匙。方才捧读《入蜀记》,今日便闻书中语。一一七○年,中年陆游畅游长江,所见如是:

    巨鱼十数,色苍白,大如黄犊,出没水中,每出,水辄激起,沸白成浪,真壮观也。

    民国之纪忠可知苍茫大江所见,同于七百六十年前宋人陆游所目睹?

 

这位著名作家也认为陆游所记以及纪忠先生所见的都是“长江女神”白鱀豚。

综合以上分析,陆游这两次所见所记很可能就是白鱀豚,或用流行的说法叫疑似白鱀豚。如果今后有权威专家经过考证可以去掉“疑似”二字,中国2000年白鱀豚文化史就多了一段著名大诗人陆游与白鱀豚邂逅并为它记录描述的佳话。如果最终无法确认这个“疑似”,中国2000年白鱀豚文化史将永远留下一个未解之谜。但不管哪个结果,陆游《入蜀记》中的这些记载都是我们研究南宋时期长江珍稀动物分布以及生态环境状态的珍贵资料。

 

(待续)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