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WWF湿地使者保护江豚活动亲历记(一)

(2011-08-02 17:02:22)
标签:

长江江豚

wwf

湿地使者

环保志愿者

避难所

武汉

水生所

杂谈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2011WWF湿地使者保护江豚活动亲历记(一)

 

因为有了武汉六日之旅,这个夏天非常难忘!

726日,应WWF湿地使者项目负责人曾铭和长江日报著名记者、武汉市环保大使高宝燕的热情邀请,我从石家庄乘飞机直抵江城武汉,参加WWF湿地使者“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和长江日报“寻找江豚之旅”活动。这是2009年我的白鱀豚故乡寻访之旅之后再次来武汉,也是为了长江淡水豚保护第五次来武汉。但与前五次不同的是,这次是第一次参加环保志愿者保护江豚的大型活动。这支志愿者队伍可称为全国保护长江江豚的主力军。如果说这么多年埋头为白鱀豚树碑立传,一直在孤军奋战的话,这次武汉之行就好比加入了“正规军”,自然难掩兴奋心情。

727日上午,参加活动的各地志愿者汇聚水生所白鱀豚馆,还有当地和南京等地许多媒体记者,男女老少近百人,学术报告厅被挤得满满当当。活动由曾铭主持。水生所的王克雄博士、WWF武汉办公室的雷刚博士分别致简短的欢迎词。水生所郝玉江博士介绍了长江江豚濒危状况和保护概况。WWF长沙办公室的蒋勇老师阐述了今年湿地使者活动的主题要求。《长江日报》著名记者、武汉市环保大使高宝燕用一幅幅摄影佳作讲述了自己与江豚的故事。我注意到大家听得都非常认真。

    上午最让志愿者们期待的就是到豚馆看江豚。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白鱀豚馆了,每次来都要触景生情,今天仍然象回到家一样,很想先进馆内看看“滢滢”“阿福”“淘淘”它们,但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从来没有见过江豚的志愿者,还是忍住了。等大家都出来了,我才走进豚馆。主养厅内的饲养池里水都放净了,看样子是在大修。全部六头江豚现在全都集中在“淇淇”的故居饲养池里,这下可热闹了,不时有可爱的江豚探出头来,只是分不清谁是谁了。我默默地祝愿它们安度夏日,无忧无虑!更盼望“淘淘”早点当爸爸哟!

 

2011WWF湿地使者保护江豚活动亲历记(一)
                   全体志愿者合影时,偶正在豚馆里看望江豚一家哩


 

中午和本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连线报道时特别提到:“火炉”武汉正值伏天,但关注和保护长江江豚的氛围比天气还热。这个感受一点也没有夸张,这段时间,通过微博采访我的就有长江商报的易清、上海星尚画报的康靖,并且都作了专访报道。南京的NGO“芜晓云”和“天使之痕2010”等都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组织的保护江豚活动。在微博里,有关江豚的帖子被关注转发的也越来越多。723日,在我转发的王利民老师的一篇微博后,著名歌手//@张靓颖又转发说:很想知道要怎样才能保护它们!曾经在坐渡轮的时候有幸见过一次江豚,很可爱跃出江面,出现在离船不远处。希望以后有机会再看到这样的场景......随后就有200多她的粉丝转发。这个夏天,保护长江江豚的集结号正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吹响,我在微博里欢呼:2011是中国的长江江豚年!愿意为这股热潮加油助威。

 

2011WWF湿地使者保护江豚活动亲历记(一)

 

                   8月2日,海豚公主张靓颖成为WWF保护江豚明星志愿者

下午,志愿者们兵分两路。参加WWF湿地使者“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活动的大学生们继续培训,而参加长江日报“寻找江豚之旅”活动的志愿者们则乘车前往石首天鹅洲保护区。我随车同行,第二次到天鹅洲看江豚。

 

海翁伯,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欢迎光临淇淇纪念堂——我的博客和新浪微博:海翁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