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11纪事(7):鄱阳湖内江豚生存状况获改观

标签:
长江江豚白鱀豚白鳍豚国宝鄱阳湖科考濒危野生动物文化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江豚11纪事(7):鄱阳湖内江豚生存状况获改观
年初有关机构组织的洞庭湖江豚科考,传来的是专家预测未来15年内洞庭湖江豚或将灭绝的坏消息,令人沮丧。
两周前新浪微博网友“鸟人-桃之妖妖”告诉我:这个周末鄱阳湖有江豚的调查。我回复说:应该是水生所搞得吧?2009年我在自己的白鱀豚故乡寻访之旅中在水生所作了系列采访,当年初他们刚进行第一次鄱阳湖江豚调查,计划连续三年,每年一次,今年是最后一次了。果不其然,今早从广播中听到报道说,由江西省鄱阳湖渔政局与中科院水生所2月21日开始合作的鄱阳湖长江江豚科学考察于26日结束,考察后发现,鄱阳湖水域的长江江豚体肥个大,损伤少,食物充沛,生存状况比去年有较大改观。这真是一个令人喜出望外的好消息!
刚才上网又看了新华网江西频道2月27日的报道,据江西省鄱阳湖渔政局局长张利民介绍,这次对鄱阳湖长江江豚的科考主要集中在鄱阳湖都昌县境内黄金咀至小矶山水域,国内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科考,共组织了当地19艘渔船和30多位受捕豚特训的渔民,科学监测江豚近30头。捕捞的江豚个体雌雄数基本相等,皮肤完好无损,未发现上年出现过的被轮船推进器碰撞或定置网碰损的情况,仅有个别江豚头部留有陈年疤痕;个体体征良好,肥满度高,食物充足,营养状况比去年有较大改观。报道援引专家分析说,去年以来,江西省加强了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区建设和鄱阳湖禁渔、渔政执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等工作,江豚食物源丰富起来,生存环境有所改善。这些因素促进了长江江豚个体状况的好转。
曾主动向水生所报告了2头死亡江豚。我参加了处理其中一头江豚的全过程。
詹开旺当时一再叮嘱“下次捕豚一定别忘了我!”今年的捕豚队伍中一定有他。
但惊喜一阵后,我又心生疑窦:媒体的以上报道会不会只报喜不报忧?因为水生所去年3月发布的鄱阳湖江豚抽样调查结果还是在捕获的22头次江豚中,体表均有不同程度的伤痕,特别是吻部和鳍肢受伤严重。我的那篇江豚纪事的标题就是:非法捕鱼让鄱阳湖江豚很受伤!仅仅一年时间,保护措施就能收到如此成效?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现在更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对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的存亡至关重要。因此,太希望鄱阳湖江豚生存状况的改观是真实的、真正的和根本性的、全面的好转,那是长江江豚之福!希望早日见到参加此次鄱阳湖江豚考察的水生所专家的考察报告解除我的这个疑虑。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