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鱼趣 (57)  为长江豚祈福

(2011-02-26 23:06:14)
标签:

转载


为保护野生动物鼓与呼,顶!但提一点建议,长江江豚不是鱼,而是水生哺乳动物,所以归入鱼趣容易产生歧义。

[转载]鱼趣 <wbr>(57) <wbr> <wbr>为长江豚祈福   (图片选自网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日前正式公布了今年年初洞庭湖江豚考察结果:洞庭湖江豚数量总体仍呈下降趋势,如果现状依旧,在未来15年内江豚即将灭

    这是个多么令人哀叹的信号!它喻示着这种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0年的齿鲸类动物即将告别人类、绝迹于我们这个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这并非危言耸听,享有“长江女神”之美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的消声匿迹就是先例。18年前(1993年)在南京举行的国际白鳍豚保护评估研讨会上,专家们利用“漩蜗”程序对未来白鳍豚灭绝的概率进行了模拟,预计在未来25-100年之内灭绝。当还未过10年,1600公里的长江干流及其相连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水域内就再也不见白鳍豚的踪影了。2007年7月7日,专家们宣告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江豚与白鳍豚有相同的生境,目前长江及附属水域仅存1000多头,还少于大熊猫的数量,并且每年还以5%的速度递减。江豚面临着白鳍豚所面临的全部威胁,濒危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专家已多次发出呼吁,江豚的保护问题已刻不容缓,如果再不采取多重措施,白鳍豚的今天就是江豚的明天。江豚会不会重蹈白鳍豚之后?我们不敢猜测,只能为江豚祈福

    江豚,民间叫江猪,和白鳍豚一样为终身生活在淡水中的哺乳动物,主要吃各种淡水鱼虾,活动环境基本相同。生活在长江的江豚是一个独立的亚种,是全世界唯一已知的江豚淡水种群,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体态丰腴、模样憨态可掬,惹人喜爱,高圆的额头、宽大的嘴;灰黑的皮肤、扁平的尾;细小的眼睛、视力弱退;一对镰刀形的鳍肢,泳姿相当优美。成年个体一般有1.5-1.8米长,100-220公斤重。与白鳍豚不同的是,它体色灰黑而白鳍豚体色灰白,白鳍豚有长长的嘴和三角形的背鳍,而江豚则没有背鳍。但它的背上有一处皱褶,可方便驮仔

    宋代诗人孔武仲在《江豚诗》中对江豚和白鳍豚的生态习性曾有生动描写: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状异名殊,同宅大水;渊者群鱼,掠以肥已;两两出没,矜其颊嘴;日谓小害,顺有可喜;大川夷平,缟素不起;若俯若仰,若跃若跪……。江豚为肺呼吸,每隔几分钟必须出水吐气,常见个体有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若遇天气变化,更是濒濒出水。据《洞庭湖志》卷五记载:“江猪见则知风之顺逆,盖江猪出没起伏于水中,头向上则南风至,头向下则北风至,舟人谓之风”。证明洞庭湖渔民很早就根据江豚的活动规律来预测天气。江豚这一“顶风”习性,洞庭湖渔民则称之为“江猪拜风”。江豚的声纳功能及回声应答系统非常发达,常常集群于同一水域。江豚为胎生,每胎仅产一仔,一般在10月生产,有驮仔和携仔的好习性。

    长江江豚仅分布长江中下游及相连的洞庭湖鄱阳湖水域。过去,人们在上述水域乘船、停泊及过渡时可常看到成群的江豚在附近水域出没戏水。而今则不容易看到成群的江豚了。据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水生生研究所考察评估:1991年江豚为2700头,1994年为2000头,1998年为1500头,2006年为1000头。每年以5%-6.8%的速度递减。2009年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就收到21头江豚死亡信息,而实际死亡决不止这个数。按这个速度再过10年左右,长江江豚就会从地球上消失了。

    江豚与白鳍豚生存于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中,两者生境有所重叠,生活习性较为类似。现在江豚的生存危机与当年白鳍豚生存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洞庭湖而言,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水面缩小枯水期增长鱼类资源骤减人为因素影响加剧:非法捕鱼、插迷魂阵(定置网)、电打鱼屡禁不止;水质污染得不到根本改善;长年作业的砂船越来越多,除占有江豚通道外,还发出巨大的噪声,螺旋桨、刺网、电捕、迷魂阵致伤致死江豚的事例年年有。据2011年1月16-1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水生生物研究所考察报告说:在东洞庭湖岳阳楼前2.5公里的水域内就有254艘大型挖砂船。湖中迷魂阵星罗棋布。这一切都是导致江豚生存危机的直接原因。

    为了拯救江豚这一物种,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措施,建立了江豚保护区,关闭了众多造纸厂,采取了季节性禁渔人工放流,查处了非法捕鱼等等。但是现在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如冬季枯水期越来越长,水位越来越浅,渔业资源衰退,水质污染等问题,国家不下大手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有人为因素的干扰,政府各部门不密切配合、不下大力气整治也是枉然。如那么多的挖砂船,江豚保护区管得了吗?现在洞庭湖的渔民都上了岸,国家花钱做了屋,解决了生计,能不能采取终年禁渔10年禁渔?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目前,江豚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可它仍然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果上升至大熊猫的保护等级,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加大资金投入,效果也许会要好些。现在大家只知道大熊猫,而知晓长江豚的甚少。

    当今人类已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时代,人类应会丢弃只顾经济发展,不顾 环境保护的陋习,要追求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完美和平衡。如今白鳍豚没了,我们的子孙只能见到它的标本或图片文字,为愿江豚不重蹈白鳍豚灭绝之路,让其世代繁衍下去,与人类和睦相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