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主道歉引来高手解疑释惑

(2010-07-22 21:44:56)
标签:

白鱀豚

白鳍豚

中华白海豚

亚河豚

淡水豚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博主道歉引来高手解疑释惑

 

         博主昨天为走眼看错疑似白鱀豚照片向网友道歉,并求教大虾鉴别白鱀豚照片之对错,这篇博文同时贴在了中国恐龙网鲸豚讨论区上。今天便看到几位中恐网友的回帖,真是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网友“菊石”从形态学方面的分析十分专业,让博主大有顿开茅塞之感。特将“菊石”的分析转帖在我的博客中,让大家共同长见识:

 

博主的好意让人敬佩,但这张的确是白鱀豚的。

辨认鲸豚的难点就在于它们经常隐没在水中,造成外形难以准确判断。

能较准确鉴定的,除了个人对动物辨认能力的差异外,还需要按照相关材料或者自己记下可简单辨认的特征。

前者要求的是准确、科学,有些教条式;后者则就不那么精确了,主要是鉴定者自己总结的甚至并不十分科学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和分辨。

首先说排除了中华白海豚,根据为如何呢?冰原虽然说了,但还是感觉略微欠缺点。略为唠叨一下。体色的确是一个辨认中华白海豚的好方式,但中华白海豚的体色变化差异非常大,而且的确部分个体和白鱀豚是比较相似的,所用这个判断是很危险的。其次就是一些形态上的了,这些是简单总结的,不一定科学和十分准确。中华白海豚就简单称呼白海豚了。

1、白海豚的嘴喙到额部隆起的线条是较为缓和的,头较低平(白鱀豚则线条则是在嘴喙根部突然抬升至额部隆起,所以我们感觉白鳍豚有个大圆额部,也就是头较高隆)

2、白海豚的嘴闭合时,唇线是较平滑的,眼睛位置在头侧中部,并相对较大而明显(白鱀豚的嘴闭合时,唇线则是上扬的,眼睛位置在头侧中上部,明显的小而不明显,在浑浊水域时往往不能清晰分辨眼睛,或着能看一大致眼点位置)

3、白海豚眼睛到额部隆起前缘顶点的距离大致等于额部隆起前缘顶点至嘴喙顶点的距离(白鱀豚眼睛到额部隆起前缘顶点的距离则明显小于额部隆起前缘顶点至嘴喙顶点的距离)

4、白海豚的胸鳍较窄,末端较尖锐(白鱀豚胸鳍宽大,末端较圆润)

5、白海豚背鳍高而明显呈三角形,前端有隆起(白鱀豚背鳍呈低矮,顶端圆润三角形)

6、白海豚尾干上下隆脊明显(白鱀豚尾干较不明显甚至于无隆脊)

7、白海豚尾叶较窄,两端较尖锐(白鱀豚尾叶宽大,两端较圆润)

根据这几个特征对比里面的123可以明显分辨出图片里的是白鳍豚了。

 

博主道歉引来高手解疑释惑

博主道歉引来高手解疑释惑
                博主从周开亚教授主编的《中国动物志·鲸目》中扫描了

         白鱀豚(上图)和中华白海豚(下图)的标准图,供网友对比观察。


 

博主认为还有可能与其他豚类混淆的可能,实际上在海豚里已经没有能与白鱀豚混淆的了。

淡水豚类里中,拉河豚、印河豚、恒河豚、亚河豚都以自己特殊的形态可以明显与白鱀豚区分,如果说可能混淆的话,那么亚河豚的可能性大点。

但一般可以通过以下4点来排除

1、亚河豚的额部隆起顶端更突起,略呈鹅头状(白鱀豚额部隆起圆润,无突起)

2、亚河豚的颈部灵活性强,唇线平直(白鱀豚颈部灵活性差、唇线上扬)

3、亚河豚胸鳍非常宽大,几乎头部大小相等(白鱀豚胸鳍相比明显较小,一般不到头部大小)

4、亚河豚几乎没有背鳍(白鱀豚相比背鳍明显) 

 

 网友“6500nya”提出:看不到图片中背鳍,显得较像亚马逊豚。 

“菊石”又发帖解释,同时上传了2张亚河豚的照片:

 

 

博主道歉引来高手解疑释惑

博主道歉引来高手解疑释惑

 

 

看这2张图片,注意我提的几点区别。

另外整体,亚河豚更显瘦长,白鳍豚则短胖,亚河豚的头部较整体显小,白鳍豚则整体比例头很大。

最明显的是亚河豚颈部拥有很明显的褶皱,也请注意它头部的鹅形额突、平直的唇线、巨大的扇状胸鳍。 

 

看了“菊石”以上地道的专业分析,博主从形态角度已没有新的疑问,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张照片像是白鱀豚了。但对水环境问题博主仍不敢苟同菊石的看法,因为白鱀豚太特殊了,众所周知,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中,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白鱀豚近景照片全部都是人工环境下的,其中99%都是“淇淇”,野外的白鱀豚照片都是远景。由此判断,这张照片如果确是白鱀豚,那就只能是“淇淇”。而这张照片如冰原所说,怎么看也不像人工环境,那“淇淇”又怎么会出现在非人工环境中呢?这张照片也不象是PS的。因此,确认这张照片是否白鱀豚,水环境就并非不太关键。希望各位大虾继续对水环境之疑问发表高见,博主太希望早点得到没有任何疑问的确定答案了,因为去年到国家动物博物馆参观时,看到馆内展示白鱀豚标本的橱窗上贴的就是这张照片,便斗胆向黄乘明馆长指出了“错误”,人家非常重视,还请我提供了一张收集的白鱀豚资料照片做更换。如果确定是自己班门弄斧制造了一个“冤案”,我必须马上去向人家认错道歉啊!教训太深刻了,只有虚心向各位大虾学习请教。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