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道歉 并求教大虾鉴别白鱀豚照片之对错

标签:
淇淇白鱀豚白鳍豚中华白海豚国宝道歉正名文化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博主道歉
今年的1月28日,我在博客推出“晒晒:白鱀豚讹谬知多少?”系列博文的第一篇,指出下面这张广泛使用的照片并非白鱀豚,而是中华白海豚。
前天,网友“冰原铁骑”留言:“博主,你看看长吻的方向就知道了,该豚正在背朝画面外侧游!这个图片中你所说的‘高高的三角型背鳍’其实是左侧胸鳍啊。背上的‘低三角型背鳍’在水中呢,隐约可见。”
我赶紧再细看这张照片,才发现“冰原铁骑”观察的很准确,照片上伸得高高的不是背鳍,而是左侧胸鳍。一向自认为做事很认真的,这次却看走了眼,本意是为白鱀豚正名,现在反倒添了乱,汗颜啊!
我向火眼金睛的“冰原铁骑”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踩过“淇淇的天堂”的网友们道歉!
但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我的分析判断是错了,但现在仍然不敢断定这张照片就是白鱀豚。疑点有三:
其一、如果按照“冰原铁骑”所说的“该豚正在背朝画面外侧游!”的视角仔细观察,照片确实有点象白鱀豚。但我还不敢肯定“背上的‘低三角型背鳍’在水中呢,隐约可见”。 “低三角型背鳍”是白鱀豚的典型特征之一,只有得到确认,才可能断定是白鱀豚。
其二,该豚的动作应该是在水中翻滚。在水生所专家们常年观察记录的“淇淇”的游泳行为中也确实包括一种“滚泳”。但根据我知道的资料,“淇淇”始终生活在平平静静的饲养池中,还没有谁拍到过“淇淇”如此动感十足的照片。
其三,照片上的水面不象是饲养池,而且还有不少漂浮物。而据我所知,中科院水生所对白鱀豚的饲养池管理极严,从来没有也不会出现这么多漂浮物的。
以上只是我的疑点,希望各位大虾明鉴。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是能够找到发表使用这张照片的源头,最好找到其作者,以上疑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博主的走眼进一步说明,我们对白鱀豚了解的太少。我想重申一句话:我们只用了30年时间就毁灭了一个有着二千多万年进化史的珍稀物种,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地认识它,好好地欣赏它,所以才会对本属于自己的“水中国宝”造成如此张冠李戴的讹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遗憾!这对白鱀豚很不公平,也有失恭敬。白鱀豚绝种了,我们应该以忏悔之心为它们建立一座纪念碑,而它们的墓志铭不应该再有此类的讹谬。
因此,“淇淇的天堂”今后将坚持不懈地为白鱀豚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