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白鱀豚标本亮相上海世博会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淇淇标本世博会长江水生生物国宝wwf文化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珍贵白鱀豚标本亮相上海世博会
7月24日,在热闹非凡的上海世博园里,出现了有“水中国宝”之称的白鱀豚的身影,可惜的是它不是活生生的白鱀豚,而是一件白鱀豚标本。
这件珍贵的白鱀豚标本是在联合国世界自然基金会展区开始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俗称娃娃鱼的大鲵、胭脂鱼等珍稀水生生物,但它们可都是活体。
当日的重头戏是由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华鲟世博游——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宣传周”在世博园举行的启动仪式。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被授予“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公益大使”称号,曹文宣、汇丰银行等个人和单位获得“长江水生生物养护特别贡献奖”。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代表百名院士发出倡议:“行动起来,保护母亲河,建设和谐长江。”农业部和WWF也宣布,今年年内推动长江沿岸40个湖泊恢复实现季节性连通,以恢复江湖鱼类生态联系,维护江湖水域生态系统完整性。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独立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这次WWF专门在上海世博会设立世界自然基金会馆。进入展馆,沿着一条虚拟的河流,依次是“美丽的星球”、“脆弱的星球”、“与自然共生”以及“我的参与”四个展区,引导人们感悟自然、敬畏自然和爱护自然,倡导参观者从“我”做起,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暗喻“保护地球 有我一个”的主题。 场馆正中有一个直径为2.5米、世界上最大的球形水族箱──“生命之球”, 寓意地球是一个“水星球”,水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生命之球”里的水、微生物等环境都模拟长江的自然状态。球形水族箱内放养了以中华鲟为代表的30多种长江珍稀鱼类。这是上海世博园内惟一的活体动物展,也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活体展出。“生命之球”中珍稀物种都将在世博会后回到长江中。世博会正式开园第一天,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先生曾到WWF展厅参观“生命之球”,称赞“生命之球”是一件很有创意的展品,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特色。
摄影:张海峰
“中华鲟世博游——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周”大型活动将持续到7月31日。
世界自然基金会馆还将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八月为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月;九月为淡水与豚类月;十月为森林月。
但愿这件珍贵的白鱀豚标本在世博会上能引发更多的国人对环境生态的关注。
但愿世博会上的这一系列主题活动能给包括江豚在内的所有长江水生生物带来好运!
欢迎光临“淇淇纪念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