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关注最濒危的长江江豚
(2010-01-27 11:16:49)
标签:
长江江豚白鱀豚国宝生物多样性年濒危物种哺乳动物文化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关注最濒危的长江江豚
昨天,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的启动仪式在北京拉开帷幕。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所有已知的21%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28%的爬行动物、30%的两栖动物、37%的淡水鱼类、35%的无脊椎动物,以及70%的植物处于濒危境地。上述结果只揭示了问题的冰山一角,科学证据不断显示,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从地球上消失。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消失,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以及赖以生存的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并进一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世界各国领导人于2002年共同承诺到2010年时显著减少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这一目标此后成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看来,目标已无法实现。这一事实已为全球敲响警钟,人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而应当充分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缺失的严重后果。
为了让人们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推动各方迅速采取行动,联大在2006年通过决议,将2010年设立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的生命”。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正式启动发表致词,敦促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位公民加入保护地球生物的全球联盟。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也是哺乳动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10%以上的种类。由于环境变化、栖息地丧失、滥捕乱猎等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扭转,一些重要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遗传资源流失和丧失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许多野生哺乳动物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保护好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水中国宝”白鱀豚不幸成为我国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消失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料显示,继白鱀豚绝迹之后,长江江豚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濒危的野生哺乳动物(详见本博客),而问题的关键是,这一事实至今并没有被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所了解、所认识,国家对长江江豚的保护措施因而始终滞后。对于生物多样性来说,2010年也许将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盼望“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阳光直接照耀到长江江豚身上,使2010年成为长江江豚命运的转折之年。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