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大熊猫爸爸”获殊荣 “白鱀豚妈妈”黯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淇淇大熊猫长江江豚生态中国野生动物杂谈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世界地球日:“大熊猫爸爸”获殊荣
今天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今年国内影响最大的宣传活动无疑是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举办、央视-1昨晚播出的“生态中国颁奖晚会”。在由敬一丹、崔永元联袂主持的这个晚会上依次揭晓了“中国生态贡献奖”的十大人物、五大先进集体,他们是涵盖了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治理四大方面的杰出代表,其中最为公众所熟悉的就是被誉为“大熊猫爸爸” 的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今年46岁的张和民和他的同事们经过13年的艰苦研究,终于攻克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的世界性难题,使中国在大熊猫繁殖技术上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1991年至2004年人工繁殖了大熊猫48胎72仔,成活59仔。2000年至2004年,大熊猫幼仔成活率更是连续5年达到100%,在受孕率、产仔只数和幼仔成活率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圈养种群快速增长至81只,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张和民现在正在为下一个目标——在卧龙用7年的时间投资两亿元人民币建成一个容纳300只大熊猫的“大熊猫全国繁育中心”,解决目前科研、财力、人力分散的状况,以保证大熊猫的人工繁育而努力。
张和民荣膺“中国生态贡献奖”名至实归!
国宝大熊猫感谢这位好“爸爸”。
全国人民感谢他。
“大熊猫爸爸”与孩子们在一起,笑得多开心!但看着这张照片,我马上联想到另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老人是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研究室首任主任陈佩薰教授,当年,就是她带领科研人员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饲养白鱀豚“淇淇”,并使我国淡水豚生物学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相信,在“淇淇”心目中,陈佩薰教授就是“白鱀豚妈妈”。但白鱀豚没有大熊猫那样幸运,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衰老离世,也标志着我们从此痛失与大熊猫相媲美的“水中国宝”。陈佩薰老人黯然神伤地抚摸着“淇淇”,不仅是怀念可爱的“孩子” ,也是为白鱀豚的命运而伤悲!
面对眼前的这2张照片,我们该作何感想?
大悲大喜?
悲喜交集?
我想不通,我们为什么没有像保护国宝大熊猫一样保护国宝白鱀豚?
我担忧,如果我们现在不像保护国宝大熊猫一样保护国宝长江江豚,它们也会像白鱀豚一样离我们而去。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