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09纪事(17):芜湖又现江豚尸
主管部门草菅豚命
芜湖新闻网-大江晚报报道:
4月20日,一位游客在芜湖滨江公园附近江边发现一头已经死亡的江豚,这位热心人将江豚从江滩上抱到了滨江公园管理办公室。当时江豚嘴边有少许血迹,少部分皮肤出现溃烂。滨江公园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为防止其腐烂,遂将江豚放入冰箱内冷藏,考虑到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擅自处理,便于次日打电话向大江晚报求助。晚报记者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与芜湖市渔业渔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有关负责人当晚赶往现场对江豚的死因进行了鉴定。该负责人根据江豚背部密集分布的霉菌斑点,初步判定江豚是因皮肤病而死亡。不过,这种因病死亡的江豚是极其少见的。分析这头江豚之所为会得病,可能与其自身体质弱有关,也有可能与长江生态环境有关。据这位负责人判断,这只长约50厘米,重达10多斤的江豚年龄估计在3—5岁左右。由于死亡时间已过去两天,江豚的尸体开始渐渐腐烂。
据报道,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江豚带回渔业渔政部门,制作成标本,以便供人们参观或进行科学研究。
今年“江豚生死簿”上第5头冤魂
赵亚玲摄
不过,堂主从该网所发照片看,这头可怜的江豚是一头青壮年豚不会有错,但体长绝非50厘米,而至少1米以上,因此体重也不会只有10多斤。堂主不是专家,估计芜湖市渔政管理部门这位负责人也并非淡水豚专家,因此,他对这头江豚死因的鉴定有点二五眼。一头国宝级的珍贵动物死于非命,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必须首先确实弄清它的死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悲剧继续发生,这样才可能真正保护好江豚。如果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无妨,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就在芜湖吗,可以请真正的专家来鉴定吗。这倒好,似懂非懂、稀里糊涂说了个大概其,就完事了。政府主管部门连江豚的死因都懒得弄清楚,还指望他们亡羊补牢?
“江豚09记事(13)”
已经发出“长江江豚进入死亡高发期!”的警报。今年第一头记入“江豚生死簿”
的江豚就发生在安徽芜湖(见本博客2009-03-04
“江豚09纪事(10):牛年第一号江豚冤魂横尸芜湖”
),仅仅时隔2个月,悲剧又在芜湖发生,而政府主管部门竟然如此草率从事!在其位,谋其事。拜托芜湖渔政部门的官员们,你们应该是长江江豚的“保护神”才对!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