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淇淇”:中国最伟大的动物明星传奇(原创连载20)

(2008-07-26 20:25:23)
标签:

白鱀豚

国宝

淇淇

明星

原创纪实

连载

文化

分类: 淇淇传奇连载

十六、空军直升机专为“淇淇”接“新娘”

 

对运送豚类动物来说,运送途中的成活率是与运输时间成反比的。因此,必须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此前,包括“淇淇”在内的4头白鱀豚都是用汽车运送的。而这次大规模围捕白鱀豚的行动,得到了武汉军区空军的大力支持。

按照预定计划,总指挥船将成功捕获白鱀豚的消息立即通知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早已经整装待发的武汉空军第八机组5404号直升飞机大约一个小时后飞临现场上空,经过两次寻找,在指定地点降落,2头白鱀豚被顺利抬进机舱。

人类第一次成功捕获“水中国宝”白鱀豚的现场此时变成了一次盛大而欢乐的集会。《环境保护》杂志特别将“活捕国宝白鳍豚”的照片作为当年第6期的封面,并刊登了一篇生动的封面说明:

 

喜讯不胫而走,数以千计的监利县白螺区薛潭乡群众,奔向空旷平坦的沙滩,人们高喊“看稀奇”、“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它捉到了。”沸腾的人群,给“接亲”的直升飞机降落带来困难。许多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维持秩序,当担架分别抬出白鳍豚时,只见它们舒舒服服地睡在上面,不跳不闹,显得安稳,失去了在江中的雄风,似乎领略到人间的盛情。白鳍豚眼小嘴细长,鼻在头顶呈圆孔,皮泛灰白色,体呈流线型。由于它栖息在漫漫长江之中,难见偶尔露出的笑容。仅停降约十分钟的直升飞机,载着白鳍豚消失在远方。人们遥望天空,久久不愿离去。

 

          “淇淇”:中国最伟大的动物明星传奇(原创连载20)

 

                     动用军用直升机接运2头“氺中国宝”白鱀豚的现场,

                           闻讯赶来的群众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资料来源:陈佩薰、刘仁俊合著英日文版《Baiji》日本江之岛水族馆1992

 

水生所两位专家刘仁俊、张先锋随机护送白鱀豚。《武汉晚报》1986年4月3日对这次成功的空运白鱀豚行动作了追踪报道:

 

逮住白鳍豚,这只是任务完成的第一步。如何运回武汉,到汉后如何护理,雌豚将来又如何与那头索居六年的雄豚同居,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大伤其神的。用飞机运送,水生所过去就没干过。气压、空气流通等等都要考虑。要知道,国外空运海豚就屡屡发生过不幸!白鳍豚用肺呼吸,不能象鱼那样泡在水里,却又离不得水。护送组就带上三四个水桶上飞机,一路上不断往豚身上洒水。为防白鳍豚挣扎而撞伤,他们不得不在狭小的机舱内躬身站着用腿两边护住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平稳飞行后抵达了水生所。

 

直升机用最快的速度把2头白鱀豚直接安全送达武汉东湖南望山下水生所的关桥养殖场,送到孤独的“淇淇”身边。这是号称“水中国宝”的白鱀豚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乘坐飞机。

这也是我国开展白鱀豚研究保护项目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捕捉白鱀豚行动,创造了一次同时捕捉2头白鱀豚的新记录,反映了我国白鱀豚研究保护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

《环境保护》杂志在封面说明中透露,国际上的豚类专家曾热情而主动地要求帮助捕豚。但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捕豚成功,不仅人工增殖有望,还为十月在武汉举行的国际淡水豚类学术会议增添了新的内容。因此,中国科学院时任院长卢嘉锡于4月3日专门发了贺电。

当时,应该说所有关注“水中国宝”的人们都从这次围捕行动中看到了白鱀豚研究保护项目的光明前景!

(未完待续)

 

欢迎转载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或或链接“淇淇纪念堂—我的博客”

   地址:http://blog.sina.com.cn/yongaiqiqi,拜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