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间记事(江湖小人物的故事) |
近段时间以来,我的几个同行分别遇到几件蹊跷的新闻报料。其一是某山区一农户家连续发生无名飞石打人,人坐在家里好端端的就会被屋角里莫名飞来的石头打伤,以至于全家人都要戴安全帽生活起居,场面极其滑稽搞笑。
第二个新闻线索,是一位40岁左右的乡下女人身体经常出现自燃,家中时常被烧得乌一块黑一块,让人感到恐慌。
第三个线索,是某乡一位妇女怀孕7年不分娩,家人怀疑她的体内不是婴儿,要强制带她去检查,但她以死相拼,坚决不从。
这三个新闻线索,任何一个做都市类报纸的社会新闻记者都不可能等闲视之。同行们当然也不敢掉以轻心,马上叫上摄影记者,星夜赶去采访。但最后的结果,无一不是被晃点。所谓晃点,是记者们的行话,意指线索与事实不符,白跑了。
第一个线索,记者明察暗访三天两夜,除了看到当事人戴着钢盔在家中走来走去。但他们当初说得神乎其神的横空飞石场景一直就没有出现过。相反,他们更愿意向记者讲述乡上违反国家土地政策,不落实补偿款的事,并拿出一大撂的复印材料。显然,他们是以“空中飞石”为诱饵,引诱记者去采访。
第二个和第三个线索,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只是利益诉求有些差异,或是因矿难补偿或是因拆迁。而人体自燃或怀孕多年不产,也不过只是吸引记者去采访的噱头。
这几个当事人所创造的奇闻,最终没有变成新闻发出去,而他们这些奇闻背后所想表达的东西,则更是不可能受到关注。但这样的事,却还在有增无减地发生着,以至于我在看电视或报纸上爆出的一些稀奇古怪新闻时,本能地会想:该不是背后又有些什么样的隐情吧?
我没有因此而跑过冤枉路,因此不会像跑了冤枉路的同行们那样,对那些制造奇闻的报料人有咬牙切齿的感觉。相反,我为他们为了争取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不约而同地想出这样的主意而感到痛心和悲哀——这应该是这个时代所有传媒人的悲哀。
在当今这个以“办时尚和白领为阅读对象”的所谓主流情结主导下的某些媒体,关注点已完全放在了城市的三环路以内。乡村,只有在出现了空中飞石、农妇自燃之类可以佐城里人餐后茶前谈资的新闻时,才能受到媒体的关注。这一点,连偏远山区的人们都已懂了。
除此之外,当下媒体对“矿难”“拆迁”“上访”之类新闻“不安全”新闻的排斥,造就了越来越多的新闻人逐渐变成奇闻人,在脑中自设过滤体系,遇上这些关键词,就本能地加以屏蔽。这是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下形成的条件反射,与大的新闻环境脱不开关系。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报料人用奇闻钓记者的荒唐事出现。这一幕幕奇特的喜剧甚至闹剧的上演,实在让人笑不出来,甚至想哭!
前一篇:今天是开博一周年,我的心情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