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是开博一周年,我的心情很矛盾

(2007-05-30 17:08:54)
分类: 我的生活
 

    从去年5月30日到新浪开博,到今天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以每天一至二篇的速度,将以往和正在写作的稿子帖上网上。截止今天下午16:40,总点击率1183209,平均每天3241点,除去一部分自己点的之外,每天至少应该有几百位朋友来我这里做过客,在此,我向朋友们表示感谢,你们的阅读使我感觉不孤独。
   今天早晨七点左右,在半梦半醒之间,我脑中突然闪出一句话:在这样的社会中,你每天铆住了劲写一些既不热闹又没有卖相甚至免费挂在网上也少人理睬的文字,究竟是想干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一直想问清楚的。但我一直没有寻找到答案。此前的两天,妻子突然表情为难地对我说:你是不是可以像以往那样,写些稍稍好发表的文字,现在什么都涨价了,就是工资不涨……
   多年来,妻从来没有向我提起过这样的话,我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她总是不会过问,更不会说出让我去挣钱之类的话。看来,这些话,也许是她心里想了很久的。与我心中的某些疑问,有呼应作用。
   但问题就在于,我喜欢并有激情写的文字,不仅发表不出来,而且发在网上不是遇冷,便是被删,即便偶尔左删右改发表出来,挣来的稿费甚至让我不好意思到邮局去领。而我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文字,却不断有人来约稿,甚至开出六百八百甚至千字千元的稿费,让我每一次拒绝,都有点心痛的感觉。毕竟,我只是个俗人,在糖果与鞭子之间,我像马戏团的熊一样,开始产生动摇的感觉了。
   是不是在我的喜好与谋生之间,有一个什么样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几乎贯穿于我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
 和所有有过文学梦的人一样,我最初爱上文学的时候是写中长篇小说,枕头上放着《百年孤独》,动辄就是“多年以后……”的开头。苦苦爱了几年也写了几年,总算是发表了一些中篇小说,并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发在发行量不高的“纯文学”刊物上,非是骨灰级文学烧友不能看到,而长篇小说则更是凄凉,直接把信任我的那位书商朋友亏得没敢再做书生意了。我最初十年里的近百万字文学作品,就这样令我绝望而伤感地离我而去。

  我正式开始写小小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此前的几年里,我忽而建筑工地打工,忽而工厂上班,忽而广告公司拉广告,忽而办内部报刊,忽而当电视编辑,晕晕糊糊辗转了十数个工作,不是我不安分,而是生活本身就没有打算让我安分。以上的所有工作,基本上都是与我所热爱的文学是不相容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常常面临要文学还是要工作的艰难选择。

  小小说可以说是矛盾的折中解决办法,它使我既不用耽搁太多生计,同时又不远离自己热爱的文学。常常是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写完一篇千字小小说,然后,该拉广告拉广告,该上女厕换灯泡就换灯泡,基本上两不耽误。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的小小说所写的内容,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一些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我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原因是我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让我躲无可躲。这些人,有的是我的亲戚,有的是熟人,有的是朋友,有的则是偶遇的采访对象或路人,他们的苦难和无奈,我是看得见摸得着甚至感同身受的。

  除此之外,我写弱势群体,从某种程度上也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报刊和杂志充满了“成功人士”们的发家史和排行榜,文学也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所谓的精英和知识阶层甚至经济学家们,都热衷于歌唱盛世和粉饰太平。而与此同时,许多享受着不平等生存和生活待遇的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关注,曾经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文思想的主流啊!

  在几年时间里,我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校或者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听他们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写了很多的民工和下岗工人为描写对象的小小说,让平民文学形式小小说,多了一些最平民的色彩。

  我知道,哪怕是片刻的犹豫对我原已有些动摇的决心有毁灭性的危害。现在,满世界的人们都在为把自己搞得更“有用”而忙碌着,我这样无用地在博客上写着无用文字以打发光阴的举动是不是太纨绔而荒唐?这些把我激动得满含热泪写出来的文字,它究竟有什么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