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年人功利的爱是谋杀快乐童年的凶手

(2007-06-02 18:34:15)
分类: 新闻评论
 

  童年与快乐这两个词,像连体婴儿一样长期被联在一起使用。但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这对连体婴儿要分家了,许多孩子认为,童年并不快乐。中新社6月1日报道:“郁闷”这个本属于成人心理感受的词汇,竟然成为越来越多小学生的口头禅。近日上海公布的一项少儿心理调查显示,有高达78%的孩子感到不快乐。本报连日来所做的系列调查,从不同侧面证明了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孩子的父辈和爷爷辈所体会过的物质窘困的生活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正在从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家庭的消费中心,孩子们的生活水平又是这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中最好的一部分,但他们却没有感到快乐,他们的幸福感之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是孩子们的幸福预期太高,还是他们被溺爱得不知好歹?在长辈们觉得生在福窝窝中的他们,居然感到不幸福,不快乐,这似乎太有点不可理喻。要知道,在他们父辈的童年,也许一个玉米窝头就可以带给他们长达半天的快乐。

  我们应看到,孩子们的不快乐并不是无病呻吟。在这个存在着普遍焦虑感的社会里,上游的种种浮躁最终都会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得到体现。童年的不快乐,病症是在孩子身上,而病根却在大人身上。

  前些年,一部名叫《大逃杀》的日本电影,以寓言的形式讲了孩子们的这种困惑。在残酷的竞争社会中,一群孩子被带到一个封闭的世界,每个人手上发一件武器,全班只允许有一个孩子活着走出来。于是,一场激烈的尔虞我诈的较量在孩子们中展开……

  凡读过书、考过级、体验过惟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评判体系的人,有谁敢说那些情节是假设和夸张的呢?据各种调查显示,学习压力过大及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们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41%的孩子认为压力来自老师,31%的孩子认为来自父母,还有28%的孩子会自我施压。在父母给孩子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大的生活空间的今天,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快乐却越来越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尽管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增加了许多硬性的保护孩子的条款,但这只是减量的限制,离让孩子们发自内心感觉到快乐童年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让童年快乐起来,成年人是不是应该再多想点和做点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