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系列案(三)
(2012-08-28 15:41:27)
标签:
刘洋孔医堂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孔伯华传人健康 |
分类: 国医学堂 |
重症肌无力系列案(三)
孔伯华名家研究室 刘洋
王左,47岁,本市(北京)人。初诊:2010-11-25。
患重症肌无力4年余,间断服中药治疗。刻症:右眼睑下垂,双眼运动均不完全,左眼内收慢于右眼,双眼水平正视即有复视,它向复视更明显,易劳累,走路稍长即疲乏,口渴,怕热,心热,自小大便便次即多,每日5次左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生石膏30,知母10,山栀15,豆豉10,柴胡6,沙苑子15,茺蔚子15,升麻6,当归12,生地25,生黄芪40,制胆星6,五味子10,秦艽20,白薇15,炙甘草10,7剂。
2010-12-2
服药7剂,觉走路疲乏感减轻,怕热减,舌脉同上。
生石膏40,知母12,龙胆草10,柴胡30,黄芩10,当归15,白芍30,升麻6, 沙苑子12,木贼12,浙贝母10,玄参30,黄精30,紫河车8,7剂。
2010-12-9
右眼睑下垂,复视能分清虚实,舌淡唇红,苔水滑,左关渐小。
生石膏40,知母12,龙胆草6,柴胡30,黄芩10,当归15,白芍30,升麻6,沙苑子12,木贼12,浙贝母10,玄参30,黄精30,车前草15,紫河车8,7剂。
2010-12-16
右睑下垂程度减轻,复视亦轻,从天安门走回家约5公里不觉累,病情恢复中,宗上方加减。
生黄芪30,升麻6,柴胡5,茺蔚子12,木贼15,沙苑子10,当归10,川芎12,生石膏40,知母12,蝉衣10,荆芥穗12,天麻15,制胆星8,炙甘草10,紫河车4,7剂。
2010-12-30
右眼睑稍下垂无力,大便次数多,无腹痛,干稀不定,4-6次/日,舌暗苔稍厚腻,脉右关仍弦长。
生黄芪40,桔梗15,茺蔚子15,车前子12,炒苍白术各15,木香10,煨葛根20,炒苡仁30,浙贝母10,丹参20,生石膏30,知母10,川芎10,炙甘草10,紫河车6,14剂。
2011-01-13
病情稳定,仍有便次多,舌暗苔薄水滑,脉弦。
生黄芪50,桔梗15,茺蔚子15,车前子12,炒苍白术各15,木香10,煨葛根20,炒苡仁30,浙贝母10,丹参20,生石膏30,知母10,川芎10,炙甘草10,防风10,紫河车6,14剂
2011-03-17
右睑下垂消失,双睑抬举一致,仅11点、5点处有复视,左眼球运动欠灵活,大便减至2-3次/日,舌暗苔稍垢,脉右滑。
生黄芪50,桔梗15,川芎12,沙苑子12,茺蔚子12,车前子15,炒苍术15,
2011-04-14
5点处复视已消失,惟余11点处复视,右关稍滑。
生黄芪50,桔梗15,川芎12,沙苑子12,茺蔚子12,车前子15,炒苍术15,
2011-04-28
眼睑无下垂,11点处复视,舌尖稍红,苔垢腻体暗,脉两关弦劲。
柴胡30,黄芩10,清半夏10,大枣10,党参10,槟榔6,生石膏30,升麻6,葛根15,连翘20,生姜10,炙甘草10,防风12,7剂。
2011-05-05
除11点处复视,其余均恢复正常,舌淡暗苔中根腻,脉右关弦。
清半夏10,紫苏12,茯苓20,陈皮15,藿香12,佩兰12,龙胆草3,乌梅12,白僵蚕15,蝉衣12,片姜黄10,炙甘草10,石菖蒲15,远志15,14剂。
2011-06-16
11点处复视顽固难愈,其他肌无力症状均已恢复正常,嘱其可停药观察。
生炙黄芪各15,赤芍12,防风15,生地30,炙麻黄5,茵陈30,羌活12,泽兰15,葛根12,升麻5,14剂。
案:这个病案的特点是内热盛,此正合《内经》“壮火食气”之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没有开始就补,有热就要清,在清热的过程中,睑垂、复视、全身无力均在减轻,李东垣、王孟英均有“清暑益气汤”,其实,清热也是可以益气的。另《内经》有云:火郁发之,因此,清疏两调,基本未离疏散清热之药,尽管未痊愈,遗有11点处复视,余症均除,病已愈八九成矣。
在临床诊治时,我有一个体会,就是医生要清楚病人的病势,清楚了病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病情就会随着方药走,“随拨随应”,越走越好。如果医生没有看清病势,病情就拨不动,治疗起来很别扭,很难出现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