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晰方向再出发

(2022-12-03 06:23:31)
标签: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品格

个性化学习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明晰方向再出发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是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浙江宁波镇海海润幼儿园杨洁老师在阅读了我的著作《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之后撰写的读后感,表达了自己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刻认识。

 

明晰方向再出发

——读《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有感

/杨洁

 

“人的一切行为都受观念的支配。如果不能切实转变育人观念,再多的措施都可能会走样。”这是常生龙老师所著《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封面上的话。当前,在这个快速变化又不确定的世界,信息爆炸,知识更迭,一切都在变化和重塑着,我们培养的人如何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趋势甚至成为领跑者,急需教育的变革。“班本化课程”“项目化学习”“核心经验”“深度学习”等新鲜的词汇接踵而至,我和同事们跟风似的接近它们,生怕自己成为落后者,可每一个新鲜的词汇出现就蜻蜓点水式地过了,其背后深含的教育理论、核心价值很少深入学习与理解,其后留下更多地迷茫:我到底该怎么做?《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理清了我的思绪,带我回到教育的原点看教育,从培养人,培养人的核心素养来探究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同时向我们展现了丰富的学习方式,帮助我逐渐明晰教育的方向。

一、理概念,确思路

学校需要培养怎样的人去适应未来社会,去推动未来社会的发展。书中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发展人的素养技能反映了新的社会条件,应将素养视为人类在不断建构其未来的证据”。可见,人的素养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书中常生龙将人的素养分为基础素养、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三类,其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成了人的完整素养体系。其中基础素养是人应该具备的共同素养,包含了身体素养、道德素养、智力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相当于我们常提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而核心素养则是共同素养中的高级素养,包含了协作、交往、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社会和文化技能、公民素养,还有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等,职业素养则指从事具体的职业所必需的专门素养。

“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时空。”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基础素养和职业素养外,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树观念,确方向

培养核心素养重点在于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书中常生龙老师运用两辑大篇幅地对这两者进行了详细地解读。

四种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其中认知能力是高级认知能力,包含了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又包含了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能力。合作能力中有自我管理、团队与群体和团队的合作。创新能力有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建立批判性思维……

这些能力看似非常的熟悉,在我们教学的目标中常会提到,特别是认知、合作、好奇心、创新这些词汇。可细想来,我们更多地停留在字面的表述,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对于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根本没有深入或内化在我们的行动中。上述所说的“班本化课程”“项目化学习”“核心经验”“深度学习”这些概念、理念的出现都是为改变现有教学现状而产生,我们的教学应该把“知识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以培养人的素养为本,这是我们教学变革的方向。如在科学活动中不应是传统的唯知识的科学观,而是将科学看作知识、方法和态度的结合体,这样教师才会想方设法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探究材料,提供充足的探究和实验的机会,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探究的结果,当幼儿对探究结果有异议时,通过再次操作验证,用行动向幼儿诠释“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这样科学不仅是知识,也是探究的过程和科学的态度。“所有的学科,都不应该只是教书,而要借助学科来育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价值感,让学生因为学习而快乐并具备寻找快乐的能力,让学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希望,并具备在未来‘冲浪’的本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曾说过“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可见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品格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界的新高点,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培养以积极的心态拥抱不确定性,这样才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要学会管理自我,培养意志力、会自我约束、要有微习惯,做事能坚持不懈,要有公德心,要有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创设相关的途径,把握教育的契机提升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三、明路径,凝方法

核心素养是后天习得的,教育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在隐性教育方面树立榜样的形象,要给学生目标,使之沿着目标而努力,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园风、班风……

书中介绍了营火,水源,洞穴、山顶四种学习场景及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很值得我品味。回顾我们的日常教学,其实我们更多创设的是营火式的学习空间,就是通过一对多的方式从抽象到抽象,通过反复操作来学习,很少有其他的那种状态。其实这四个学习场景均有其价值和意义,因而我们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状况,灵活的选择相匹配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相互商讨、开展实践活动等,让这些学习方式能够常态化的出现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习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异军突起,个性化学习逐渐得以实现。像疫情期间的网络学习,书中所介绍的牛顿公司的自适应学习平台。学习不再局限课堂上,可按照自己擅长的节奏开展学习。幼儿园的自主游戏、区域活动都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方式。

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发出内心的热爱。作为成人要相信他们可以成为任何想要成为的人而做努力。要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来匹配学生的学习风格,关注个体差异,让更多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能够在相似的情景下发现内在的规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和他人合作去寻找问题答案,脚踏实地的做出令人赏识的成果。需要发展学生这些深层次的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品格。

核心素养下的学习变革对于教师来说要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于学校来说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忘原来,吸纳外来,走向未来。只有把握了这个方向,我们的教学变革才能阔步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