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

标签:
扬帆起航奋进凯歌逐梦前行阅读生活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阅读点燃智慧,书香润泽心灵。6月28日,我有幸参加中国教育报搭建的读书平台,跟着常生龙老师用 21 天时间共读《静悄悄的革命》的读书计划,开启一场精神合拍的探究之旅。
21天很长,面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每天绞尽脑汁写读书笔记;21天很短,短到刚刚启航就直奔终点,我们不愿与老师们说再见,迫切的希望开启第二季的阅读计划。
扬帆起航
我们是学习共同体,在润泽的教室里,有领读人常生龙老师每日清晨语音的陪伴、对群内共读老师答疑解惑;有潘唯女老师每日发布的阅读任务和精编的打卡内容;有中国教育报编辑杜京虹老师精心制作的日签海报;更有一群热爱阅读的老师,坚持每日阅读、每日打卡,进行精彩分享与互动交流……这次活动犹如一次精神的饕餮盛宴,滋养我的心灵,荡涤我的灵魂。
《静悄悄的革命》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对教学主体、教学活动、学校改革、课程变革、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值得我们敬仰的是,作者佐藤学教授在近20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000多所学校,参观过7000多间教室,一次次走进不同的校园,坐在一间间不同的教室里,感受着教室里一个个不同的风景,以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
常老师提出教师应转变三个观念“关系第一,知识第二;联系第一,记忆第二;探究第一,讲授第二。”这三句话,令人醍醐灌顶。一堂好课,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领人,让互相倾听成为课堂的常态,让学习行为真实有效的发生,从而实现共生智慧。
21天的共读,唤醒我们学习的激情,激发自主学习的潜力,感受知识的魅力;21天的共读,让我们跨越地域的界限,学高为师,良友为伴,在反思中拓展思维锐意进取;21天的共读,我们共同探索“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方式,学习如何做一个用心的“捕手”、细致的“裁缝”和睿智的“指挥”,打造润泽的教室。
21天的共读学习,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如李斌老师和潘唯女老师的精彩对话:“人与人之间,也得讲点缘分。阅读,一种可以穿越时空的生命对话。文字,流淌着彼此思想与情感之江河。暑假,在这江河中洗一身清凉,我想,会是很舒畅的感觉,也会是很美的风景。”“愿我们见字见景!心有江河!成长路上夏花缤纷!
奋进凯歌
8月我们继续共读了常生龙老师的新书《教师阅读那些事儿》。开篇就被常老师情深意切的表白“寄情于书,真好”的自序深深打动。阅读是一种幸福,选择书作为终身的情人,开启浪漫之旅!
常老师把书比作情人确实妙不可言,茶余饭后,坐在阳台上随手从书架上抽一本书静心品读,窗外绿树阴浓,鸟鸣啾啾,细细想来,是一段美妙的时光。读书是一种财富,一本好书让我在困惑时找到一扇窗,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23天的共读,有常老师的精心引领、潘老师的每天陪伴,有姚老师每天细心地组织各种讨论,有蔡老师分享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还有共读伙伴们的一路同行坚持,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自己的阅读之路。回看这23天的阅读历程,点点滴滴令人怦然心动,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写了18809个字的读书笔记,正如蔡佳老师所说:“常老师这座灯塔的起到的指引作用,因为灯塔的高度给予我前行的能量,灯塔的亮度照亮我阅读的方向。”最令我震惊的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南海希望学校马宏岗老师整理的九十九页读书笔记,每一篇都让我读一千遍也不厌倦,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3天的共读,改变了我们的作息习惯,让阅读成为每天日常生活中的优先选项,;23天的共读,改变了我们的选书习惯,学会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23天的共读,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更加有效果。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交往,人往往就是通过这样的交往获得总体性的进步的。”而今23 天阅读之旅早已结束,我们依旧不忍别离,相约继续,重新整理读书笔记,反思阅读收获。
逐梦前行
晨起,惊喜的发现小区门口的那棵郁郁葱葱的栾树开满金灿灿的小花。那些栾花虽细小,却也疯狂,枝枝蓬蓬,密密匝匝,一串串一簇簇热烈绽放,像极了我们自己,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积蓄力量!
姚文静老师分享喜悦:中国教育报常生龙老师领读群第二季读书会《教室阅读哪些事儿》获得山西教育出版社名单新鲜出炉,恭喜上榜的小伙伴们!随后姚老师转发山西教育出版社结业证书名单,并温馨提示:读书会第三季将由潘唯女老师带领大家一同阅读,明日公布第三季阅读计划,望爱好读书的小伙伴们积极加入哦!
那一刻,共读群里的伙伴们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深深感恩大家庭续写的美好,纷纷表示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学习的脚步亦不能停止!
“感谢引领成长,
感恩遇见,
感动伙伴们一路共读分享,
感念每个人专注做事阅读成长。
七月,我们的学习共同体成立
八月,寄情于书,真好
九月……美好一直在路上。”
(本文作者: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