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铎声悠扬

(2022-09-02 06:00:46)
标签:

运用技能

有建设性

文化主义

学术自由

ppl

分类: 教育漫谈

遵嘱为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刊《铎声》撰写的一片小文。

 

循着悠扬的铎声,走进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学术园地,不觉眼睛一亮。一所学校,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有这么多的教师致力于学术研究,撰写出如此丰厚的研究成果,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

无论从事怎样的职业,我们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怎样去工作才有趣,才能从中感受到幸福?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不停被探讨的哲学问题。我比较认同罗素的观点,他认为工作是否有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是否在运用技能;二是是否具有建设性。教育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总是不断地面对新情况,处理新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坚持不懈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总是不断重复过去的故事,教师职业的乐趣就不复存在。教师最初改进的意愿和行动可能仅局限在自己的课堂上、所带教的学生群体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之后,发现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路径和方法,将自己原本不是很成熟的探索和思考归纳提炼,转化为可以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效益的建设性方案,在让自己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让别的教师从中受益,由此而带来的满足感就是工作为自己提供的最大幸福。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认知主义教育观,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基础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学校螺旋式课程的设计、对知识结构和学习思维的关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等,其内在的思想脉络都源于此。但就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1996年,布鲁纳颠覆了自己原来的教育观念,重新建立文化主义的教育观,强调教育是社会体制,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心灵如果不存在于文化的环境中,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文化提供了工具,使我们得以以可沟通的方式来组织和了解我们的世界。学习与思考永远都置身在文化情境里,并且永远都需依赖文化资源。

不同地方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方言,不同组织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其背后发挥作用的,是文化。为什么五浦汇的教师能够这样既有乐趣又能感受到幸福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是因为学校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这从“读书做人,君子养成”这八个字中就能看得明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教师能够充分感受到学术上的自由,可以执着于所从事领域的学术探索,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艺。这样的文化环境,为学生身心愉悦地开展学习提供了可能,为教师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创设了实践的沃土,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注入了催化剂,也为学校的逢勃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所学的学科知识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但经由文化的浸润而形成的人格和价值观,将伴随着他的一生。在对工作充满乐趣、充满幸福感的校园文化环境里学习和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看着自己的事业不断有成果呈现,看到学生一个个健康成长,相信每一个老师内心里也都会拥有无尽的自豪感,并由此而激发出更大的使命感,努力将自身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每个孩子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

这铎声悠扬的校园,着实令人向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感恩遇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