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地黄

(2022-08-03 08:02:34)
标签:

狐狸手套

花境搭配

演化迅速

重要药物

ppl

分类: 旅途随记

毛地黄
毛地黄

地黄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地黄也是我国的原生物种。我家乡的地黄,被称子为“四大怀药”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重要的药用价值。

那么,从遥远的西欧引进的毛地黄,是否是地黄家族的成员之一呢?人们最初见到这种植物的时候,看着它那布满茸毛的茎叶及酷似地黄的叶片,所以就给它取名为毛地黄。在最初的植物分类中,毛地黄曾经与地黄同为玄参科植物,但后来经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它们被人为拆散了,地黄去了列当科,而毛地黄去了车前科。

毛地黄在外国有个家喻户晓的英文名,foxgloves,直译过来就是狐狸手套,这名字源自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据说,一个坏妖精将毛地黄的花朵送给狐狸,让狐狸把花套在脚上,以降低它在毛地黄间觅食所发出的脚步声……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车前科毛地黄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拉丁名是Digitalis purpurea,其属名Digitalis是手指(finger)的意思,因为该属植物的花朵形似指套如果你摘下一朵花儿把玩,说不准就会将其套在自己的手指上呢;种加词purpurea是“紫红色的”,因为它的野生种花色基本上都是紫红色的现在经过人工培育,各种色泽的花朵都出现了,看上去真是姹紫嫣红。

毛地黄的茎单生或数条成丛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高度一般在60-120厘米之间。它的茎干上覆盖这一层短短的灰白色腺毛,有个别的培植种茎干无毛。它的叶片呈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缘有圆锯齿,叶柄具狭翅,叶子的表面比较粗糙,甚至有点发皱,叶形由下至上渐小在未开花的时候,犹如随地而生的野草,颜值非常一般

毛地黄非常耐寒,南北方都可以种植,盆栽地栽都可以。由于它的株型高挑,直立挺拔,花朵繁密,栽在公园的花坛、花境和岩石园中,植于低矮的草本花卉与木本植物之间,高低错落,非常惹眼。作为背景种在其他矮一点的花卉的后面,高低搭配栽培,颇有层次感。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

平日里像野草一样的毛地黄,到了开花的时节,一下子就会惊艳全场。

开花的时候,毛地黄从茎干的顶部抽出总状花序,长度一般在50-80厘米之间,花芽会从花序中分化出来,一簇簇,一串串,非常灿烂,花型犹如小铃铛,看上去很别致,花色绚丽多彩,观赏价值极高。一般情况下,毛地黄直立无分支的总状花序上常排列有数十朵钟状的花,自下而上逐步开放,单个花序可持续开放一个月左右。

毛地黄的花为典型的唇形花冠,略下垂。花冠钟状,长度大约7.5厘米左右。原生品种的花呈紫红色,园艺品种花色多样,有粉红、玫红、橙黄和纯白等各色。花冠内表面常布满深色的斑纹,用以引导传粉昆虫如蜜蜂等爬向花管深处,吸食花冠筒内部分泌的花蜜,从而帮助自己传粉。

文人墨客都有赏花作诗的传统,毛地黄花的美丽自然逃不过文人墨客的慧眼,但因为毛地黄进入我国的时间不算长古诗词中是找不到有关它的记载的。有人创作了这样一首现代的七言律诗来赞美它“草本多年洋地黄,豹皮穿反作花裳。叶基莲座无人坐,花朵铃铛有所当。夏季芬芳容颜倩,秋天结果卵形光。林园布景虽然美,毒储全株莫乱尝。”因为是外来植物,毛地黄又称之为洋地黄,这首诗对毛地黄的形状特征、功能作用等都做了一番描述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

研究人员发现,毛地黄的花朵会根据不同地区负责传授花粉的昆虫、蜂蝶等传粉效率,自动调整花冠管的长度,以便提升繁衍成功的几率。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和哥斯达黎加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常见的毛地黄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英国的毛地黄(由大黄蜂授粉)和大约200年前引入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的毛地黄(由多种大黄蜂和蜂鸟授粉)。他们发现,在美洲生长的毛地黄与欧洲本土毛地黄相比较,花冠管更长,长度会增加13%26%左右。在其他许多从异域引入的植物种群中,也存在类似的特征性自然选择现象。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改变是为了提高授粉互动过程中花粉传输的精确度,排除其他授粉效率较低的昆虫。研究人员还证实,蜂鸟是高效的毛地黄授粉者。“我们数了花里的花粉粒后发现,蜂鸟每次拜访后携带的花粉比大黄蜂还多。”

这些引入美洲的毛地黄每两年繁殖一代,到现在为止,上述变化大约延续了85代左右。这表明,演化过程十分迅速。研究者认为,在新环境中,快速进化可能是塑造花卉多样性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地的植物均有可能经历传粉者的变化,了解这一变化对于演化的影响十分重要。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又名心脏草,是强心药的主要成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1775英国植物学家和医生威瑟琳发现地黄类植物可以有效的治疗浮肿,这样该是毛地黄运用到医疗上的开端。1874年,德国药物学家施密德伯格从中提纯了洋地黄毒苷,并证明是有效的强心剂。洋地黄的叶子里含有强心类固醇强心甾苷40余种,其甙元有五种类型。洋地黄的花,种子,和浆液里都含有这些成分,只是含量略低。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西地兰等,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脏的排血量,但是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是最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房颤。

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哮喘、甲状腺炎、腮腺炎、慢性咽炎等。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预防心脏性水肿、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房颤动、心率过速、冠状动脉硬化。增加心脏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可以对抗心衰时,交叉神经兴奋的不利影响。

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过量食用毛地黄类药物,可致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

    关于毛地黄的毒性问题,在历史上还有一个谜团与此有关。

伟大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于1890年去世。他的医疗记录很怪异,有自残、抑郁、精神错乱等症状,最终自杀。他晚年的绘画以光环和黄色为特征。艺术评论家将这些特征归因于慢性太阳损伤、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疾病,有人推测,梵高可能是毛地黄中毒死的。这一推论的理由是梵高有两幅画都是他的医生拿着一棵毛地黄植物的肖像。

黄视症是经典的毛地黄中毒症状,尽管这也与其他一些药物,甚至蛇毒有关。梵高的绘画中黄色色彩占主导地位,所以人们推测其死因有可能是毛地黄中毒。人们提出这种推测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梵高患有癫痫,而当时普遍用毛地黄来治疗癫痫。当然,也有人认为,过量饮用苦艾酒也是梵高作品中黄色占主导地位的原因,这种酒也可以导致黄视症。

很多历史不可回溯,这作为一个谜团,或许还会被人们讨论很长的时间。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

毛地黄的花语是谎言、欺瞒。它的花语来源于文章开头狐狸手套的传说还有一传说是:毛地黄是妖精拿来掩饰身份,诱骗别人的花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