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陪伴

标签:
真正陪伴全情投入有同理心保质期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在网上看到的这篇读后感,作者不详。作者在阅读我的著作《让教育更明亮》一书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全力陪伴这个话题畅谈的心得体会,相信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的。
《让教育更明亮》读后感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里,对这个新奇的世界总是充满期待。而我们或忙于工作,或困于生活一直在错过……
下次爸爸妈妈一起带你去游乐园
下次我们去海边玩
下次陪你去看动画片
……
有时候自己觉得,已经为孩子付出很多了。已经做到了全力陪伴,一到周末为了孩子到处跑,带他玩,带他上课。在早教班、兴趣班、游乐中心里流水一样的花钱……读了《让教育更明亮》的全力陪伴这章后,我感触颇多,想到自己对孩子的陪伴,想到经常有家长咨询我为何我们用尽全力的陪伴,可孩子还是很缺爱?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真正的陪伴要全情投入
孩子是很敏感的,你的敷衍他们都能感觉到,但又不懂怎样表达,所以就大哭大闹,宣泄自己的委屈。这样一来作为父母的我们又可以理所应当地把孩子晾在一边,“爸爸妈妈不喜欢不听话的孩子,再哭就不要你了。”陪伴,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把自己当做和他一样大的孩子参与进去。孩子很容易满足,几根画笔一张纸,就够他们玩半天,好像不需要大人照顾。有些爸妈就想,为什么不趁这个时间做点自己的事,享受安静的休息时间呢?
只有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中,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这么有想象力。
“为什么你画的大象是在天上呀?”
“因为大象会飞。”
“大象为什么会飞呢?”
“大象的耳朵很大,一扇一扇就飞起来啦。”
在这样的陪伴和交流中,一边通过提问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同时和孩子共同游戏。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好。
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不夸大,不哄骗,不威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一生病,妈妈是最累的,一面心疼,一面又哄着孩子打针吃药。“打针一点都不疼,很快的,不哭昂,咱们都是大孩子了。”很多爸妈都这样哄孩子,一句话打发掉,可是孩子却哭得更历害。打针不痛,你试试看啊!你骗我打针不痛,还叫我别哭,我的害怕、委屈和生气你知道吗?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不傻,他们也是独立的人,作为爸妈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打针会疼,如此浅显易见的事实,如果欺骗孩子,只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带来的是不断扩大和孩子沟通的鸿沟。“打针会疼一下,但是很快就不疼了。打过针,宝宝的身体才能棒棒的,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医生打针的时候,你觉得痛,可以哭一下,但是不痛了,就不能哭了,要做勇敢的孩子,给别的小朋友做个好榜样,好不好?”换种方式和孩子交流,他们才能慢慢学会面对困难。
陪伴是,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痛苦、委屈被体谅、了解。只有我们学会尊重孩子,他们才会学着像个大人一样处理自己遇到的困难。
陪孩子学习的时候,体谅他们的心情,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学前的孩子,传授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游戏。想让孩子爱上刷牙就让孩子看你刷牙,然后陪孩子一起刷牙,让孩子模仿你刷牙。想教孩子英语,可以陪他看英文的动画片,一起模仿里面的人物对话。想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可以陪他看绘本,一起讲讲图片上的故事。
父母只能在孩子人生1/8的时间陪伴他,或许你已经错过了很多:
错过了他第一次叫妈妈、爸爸。
错过在他第一次跌倒时伸出双手
错过陪他吃生日蛋糕
错过看他第一次上台表演
……
所以,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不要再说“下一次”了,从小事做起!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在他们最需要我们的宝贵童年里,多花点时间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或许,每天的清晨,陪伴孩子一起洗脸刷牙,贴心陪伴;从每个清晨开始,努力做到全力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