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素养分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学习变革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这篇文章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小学教师新教育读书会的陈磊老师撰写的。这个有张阿龙老师倡议发起的读书会,成立以来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吸引了不少教师加入其中。陈磊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期间陈老师经历了自身病痛的折磨,但他不忘和大家一起在教育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从这篇读后感中就能窥得一斑。
“核心素养”与教育的价值
文/陈磊
《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中提到“变革”二字。2021年对我来说是充满变化,比较艰难的一年。4月19日下午,我在医大二的诊疗室与仲雷医生做了一个简短的交流,医生说,让我到走廊去给家人打电话商量一下做手术的事情。我站在医院走廊里给张阿龙老师打电话,跟张老师请假,未来有一段时间我不能参加读书会的活动了。9月1日,我到教育局开会,走进会议室,第一眼就看见了张阿龙老师。我特别高兴的告诉他我的病好了,可以继续和大家一起读书写书评了。其实,当时我的衣服下面还缠着厚厚的纱布。
后来我总是在想,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要找他最信赖的人。到目前为止我和张老师其实就见过四次面,在我们仅有的四次见面里,说过的话不超过10句。他让我觉得可以信赖,是因为读书吧。读书让我认识他,对他有了一点点的了解。我知道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他有一副敏感思辨的灵魂。他热爱教育、热爱阅读。他热情地引领我们同他一起同行在求索的路上。我十分愿意追随他的脚步,在教育的路上成为他的战友,在阅读的路上做他的同志。
阔别五个月,回归阅读。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的思考。

核心素养鱼骨图
这本书从核心素养的由来出发,详细的介绍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让读者对核心素养有了一个详细而深入的了解。全书分为四辑:重新认识素养、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锻造必备品格、让个性化学习成为新常态。
一、重新认识素养
在“重新认识素养”这一部分,常老师将“素养”的由来、发展、现状做了详细的梳理。并从整体上将“素养”划分为基础素养、核心素养、职业素养这三个大类。然后从这三个类别入手,对每一个类别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常老师认为,基础素养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从这个角度出发,基础素养被划分为:身体素养、道德素养、智力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五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小类别又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对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换一个角度来看,未来的教育或者说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的课堂不只是课堂,它更像一个载体。一节语文课我们向学生渗透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要关注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所以,融合式教学是教育课堂发展的方向。
在常老师看来,核心素养的最优代表是OECD和P21。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运用形成的一种实践能力。这也是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毕竟一间三十平方米的教室承载不了沉甸甸的教育,一位囿于围墙内的孩子心中又怎会有星辰大海?
二、培养关键能力
书的第二部分,常老师从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关键能力内涵以及外延的理解。
他认为,认知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三个部分。思维能力又可以细分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方面的内容。沟通交流能力可以从理解他人信息的能力和准确表达、思考的能力两方面来看。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整合资源、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方面。
合作能力的核心是对关系的处理能力。它包括自我管理、遵守规则、过好集体生活等方面。他着墨最多的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与自觉、坚持、态度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他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创新有五种类型: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新的供应来源、获得新的组织形式。而保护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就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而言,如果说核心素养是我们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指引,关键能力则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每一节课的设计之初,我们可以参考这四种能力的具体要求去制定目标,然后有层次的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落实。

关键能力思维导图
三、锻造必备品格
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尊重他人、培养社会道德责任心是常老师认为的锻造学生必备品格的三个方向。
学会自我管理就是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约束能力可以通过设置清晰的目标、制定简单的计划、培养微习惯这三方面去培养。这与二十一天习惯培养教育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心中有集体、心中有规则四个方面。在这一部分常老师特别强调了奉献精神,拓宽了奉献的范畴。奉献不仅仅是在重大事件、关键时刻奉献肉体的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智慧也是一种奉献。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的“敬业”。
在讲到“使命感”时,常老师强调了榜样的力量。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学养学生使命感、责任心仍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孩子必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说前两部分是对教师的教学要求,第三部分就是学生品格培养的方式方法。很有实际借鉴价值。
我们总说,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发展目标;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培养目的;教育的价值就是人的自身价值。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专注于学生核心素养价值、意义、应用的挖掘也就是对人的价值、意义、发展的研究。从这个方面来看,常生龙老师的《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