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获得童心

(2018-10-31 07:09:25)
标签:

与孩子交友

游戏

精神世界

身心发展规律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怎样获得童心

 

 这是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王丹凤老师写的一篇读后感。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该如何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获得童心?王老师告诉我们,一要放心身段,和孩子们交朋友;而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三是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老师越多,学生的学习就会越发有趣、有效!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之让学生喜欢的诀窍

/王丹凤

 

本周读到这本颇有趣的书中写到让学生喜欢首先要让自己变成孩子。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视角、处理事务的方法与孩子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的。高明的教师,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设法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用自己的只是、教养、智慧、德行来影响、陶冶、感染、感化孩子。

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的背后反映出了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于永正认为,一个童心未泯的教师,是一个具有好奇心、孩子气的教师,是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教师,是能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的教师。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学生只有认同教师,信服教师了,才会效仿教师的做法,才会接纳教师的建议。

在此,我谈谈美术教师怎样获得童心。

1.与孩子交朋友。

一个好的老师,必然是和孩子打成一片而不是每天紧绷着脸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威声吓力是管不住孩子,更不能让他们安心听讲的。恰恰是柔声细语或用言辞或用动作或用理念吸引孩子的老师能让他们成服。低年级的老师扮演的是孩子王的角色,而中、高年级的老师扮演的更多的是学习伙伴的角色。

L是一位二年级的孩子。这是一个极其顽皮的男孩,用他家长的话说,任何事情坐不住三分钟。一开始,在我的课上,自然也是随心地想起来就惹一下后面同学,想起来就站起来走走。奇怪的是,爱画画的天性却体现在了午休的时候。原来,这是多么纯真的孩子啊,他的一切表现恐怕就是对于束缚的不满。

我找他聊天,不管他上课乖不乖,我们许诺做朋友,而且,我们都是绘画的朋友。作为朋友,得互相喜欢,互相尊重啊!坐不住是不是?坐不住就坐不住喽,小孩子,天性如此。天真可爱的他,真的能做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尽量不打扰别人,偶尔还会瞪着小眼睛看看我。在绘画环节中,他可以在任何他感兴趣的地方站着也好,坐着也好。好了,他在涂颜色,我就拿张白纸,再拿另外一张画,告诉他可以勇敢尝试用更多的色彩,让他看见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色彩魔术让他着迷了许久。赞美对孩子有着巨大的魔力,到下一次,他会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更多的乐趣,同时收获更多由衷的夸奖,专注的时间也处长了。

2.挖掘教材中的游戏环节。

游戏教学的设立无非是为了使一些较难、不易掌握的内容得以顺利地传授,它只是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必须针对具体内容适当地安排,切忌为游戏而游戏,否则牵强附会,反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效率。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的增多,一方面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加强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加深,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为一方面想学,另一方面又感到困难,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类教材主要集中于手工部分和综合练习部分。如:《小电话》、《滚动风轮》、《小动物》等课。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的设计要以该节课的教学目的为总目标,以该节课的重、难点为主题,紧扣内容,在最大能力范围内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游戏的名称要通俗易懂,要艺术化,要符合儿童的心态。如同样是比赛,所采用的名称就可有:“看谁画得快”、“速写夺红旗”、“画像夺冠”等等,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游戏名称的确定可在游戏设计之前,也可在设计完成之后。

3.走进孩子的世界,阅读具有童趣的书籍。

在近期读过的书中,有一本印象最深,《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一本能带给老师震撼的书籍。“巴学园”不正是理想中的校园吗,那是我们教育的乌托邦!小林校长以最质朴的教育思想打造的巴学园,充分尊重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而又很艺术的进行着引导……这里的小豆豆们会说、会闹、会哭、会笑、会喜、会痛、会爱、会勇敢的面对,唯一不会的是后退…… 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否还有对自然的热情?是否还有对生活的渴望?是否还有对教育的憧憬和向往?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些孩子的好奇心、惊诧感?是否也应该有一颗孩子的童心?

拥有童心,就有创意。因为童心是不被任何束缚的自由发挥,是创意的催化剂。拥有童心,就有精彩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