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读《美国教师》
标签:
学生中心充满激情整合资源教师楷模ppl |
——读《美国教师:教室里的英雄》一书有感
按地段划片招生的公立学校,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平,但因为生源参差不齐,教师流动率高,学校办学的质量往往不尽人意。在美国,公立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更多,种族歧视、外来人口、枪支暴力、毒品犯罪等等,给学校带了各种各样的困扰,也让公立学校成为社会诟病的焦点之一。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有这样一批充满爱心、满怀激情的教师,将自己的全副身心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也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美国教师:教室里的英雄》一书所介绍的,就是在美国公立学校任教的50位普通教师。他们有的家境贫寒,自身就是从公立学校成长起来的;有的是外来移民,有着不同国家的跨文化体验;有的是黑人,在依然种族歧视的国度里靠着自身的努力挤入了教师队伍(黑人教师在全国的比例不少过2%),有的从小在优越的家庭里长大,有很好的工作岗位和发展前景但最终还是无悔地投身于公立教育……
本书的作者在全面总结这50位教师的教学经验之后,梳理出了成为教室里的英雄的12条准则。应该说总结的还是很到位的,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信息量过大的信息总是容易被遗忘,3-4条经验比较容易被记住。我以为,这些教室里的英雄呈现出的如下3点特征,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一轮课改中明确提出来的,但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每所学校、每个教师只要审视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行就能很简单地判断出现在所做的事情究竟是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还是将自己的面子、政绩或者说成绩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书中介绍的这50位教师,没有一个把追求高分数作为他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有人可能会说这要感谢美国学校的文化已经当地的社会生态。不过也要看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对美国教育领域的冲击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公开排名、考的不好的学校因此得不到拨款等压力,一点也不比中国的公立学校小。可喜的是,这50位教师的学生在考试成绩上颇具优势,美国的学生和家长正是通过考试获得了自信,并认同了教师们的这些努力。50位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的力量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一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具有发言权,就会主动投入其中,他们的表现也会让我们目瞪口呆。
而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不容易,为此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
构建信任、安全和被认可的教室文化。阿尔玛·苏尼·帕克老师在每个新学期开始之初,总要和大家一些沟通交流,用两周左右的时间来加强集体建设、构建课堂文化,让学生明白班级就像一座金字塔,处在最底层的是人的基本需要,比如水、食物和居所;第二层是安全感和被认可。没有第一层需要,你无法生存;没有第二层需要,你无法学习。海伦娜·莫斯-杰克老师更是努力创造一个能使所有学生都感到安全的环境,一个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听起来多么愚蠢、多么平凡、多么错误,他们仍敢于回答、敢于评论、敢于提问的地方。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可以表达想法和感受并能得到尊重的地方。
建立学习的基本规则。安吉·米勒老师强调,在她的班级里做每件事情都要包含三个关键要素:第一,这件事必须由学生发起;第二,学生们的(以及我的)作品一定要反映真实的世界;第三,我必须尊重学生们的想法,他们也必须尊重我的决定,我们必须尊重我们共同的旅程。
做一名真诚的倾听者。克里斯蒂·劳认为,做一名真诚的倾听者而不仅仅是听众,能让我们更加富有创新精神。她不仅在教室里创造互相倾听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还特别准备了一个小盒子,方便孩子们把他们的个人问题、建议和想法写在纸条上,将纸条放在盒子里。她用这种办法来确保那些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分享某件事的孩子也能被倾听。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老师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远远比教学本身重要得多。如果师生处在一个没有信任感的环境里,学生就不太可能会去涉猎那些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如果孩子们在情感上和教师没有共鸣,他们是无法好好学习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就如克里斯蒂·劳早上遇到学生时所说的:“伙计们,我今天情绪不好。我出发晚了,现在很暴躁,需要十分钟的时间调整一下。”教师越是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进入自己的世界,学生就越会让教师进入他们的世界。
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斯蒂芬·里茨说:“对有些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里最后一次感受到成功,往往是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做青豆实验的时候。”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学生总是不能品味成功的喜悦,无法经历“啊哈”的惊喜时刻,他就反过来总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因此不断低估自身的价值。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通过恰当的途径予以激励,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价值。
与学生共建课程。很多教师或许认为,学科课程标准、教材都是现成的,教师的任务只是只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传授知识,这样的理解其实是非常肤浅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学科的底线要求,教材编写者也不了解你的学生、学校的实际,所有的国家课程必须经由校本化的过程,才有可能被学生理解和接收。正如克丽·莎拉查所说:“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构建课程。来自书本或者预设好课程计划的课程,无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存在。如果我们不从学生们现有的基础开始,不从对他们有意义的地方开始,我们就不可能教会他们。”
二、自身充满激情
在这50位教师之中,有不少颇具传奇色彩的教师。如雷夫·艾斯奎斯,韦斯林等,因为入选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而被世界各地的教师所知晓;还有一些教师,原本有着高校或著名企业的岗位,拿着优厚的薪酬,但心中始终拥有基础教育的教师梦,甘愿拿着低廉的收入,在公立学校里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支撑他们的,是对公立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对改变学生人生轨迹的期待,是自己甘愿奉献的激情。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热爱是教学的首要条件。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学艺术的真谛是什么?如果用简要的词语来概括,那就是“热爱”。比兰吉亚老师说:“许多教师在传递信息和教授知识方面很在行,但他们不懂得教学的艺术。”他们只是将教学作为自己的职业,是谋生的手段,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教书的首要条件是你必须热爱教学。
激情是一种酵母。亨利·福特说:“激情是一种酵母,能让你的希望变得熠熠生辉;激情是你眼里闪耀的光芒,是你坚定的脚步,是你紧握的双手,是你为实现梦想而具有的无法抗拒的冲动。”这些美国教室里的英雄,个个都是激情四溢的人物。韦斯林让自己的激情每天弥漫在教室里并成为促使学生想要参与进来的巨大动力;布里吉特·坦尼斯善于用热情的火焰点燃学生的学习之火,并给予足够的空气让它自由燃烧。她会不时地去照看、去呵护,以确保火势旺盛。她说:“若没有真挚的激情与热忱,其他努力对教师的工作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 克拉姆拜说:“从老师自身迸发出来的生猛力量,是每天支撑这里做成事情的源泉。” 埃丝特·沃西基也说:“你必须对教学充满热情,否则你还不如不干。”
把自己带入教室。每个想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必须将他们的个人爱好熔铸在自己的课堂上。正如雷夫·艾斯奎斯所说:“我有三大爱好:棒球、摇滚和莎士比亚,我在教学中将这些爱好加了进去。如果你热爱园艺,就带孩子们一起种花,这就是能使孩子们的热情像火一样燃烧的秘密。”英语老师克林特·史密斯则用他说唱艺术家的天分,让他的高中学生们认识到了诗歌的力量。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就得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千万别忘了你是谁,所有成功的教师都把自己带进了教室。有时候,当你把你的所爱带进教学,你就能超越课堂,影响整所学校的文化。
付出更多。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这些美国教室里的英雄也不例外。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有启发性,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树立信心、品味成功的乐趣,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想了各种办法,在课后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吃小灶,有的教师下课后回到家中安顿好孩子在返回学校加班到深夜,有的教师访问学生的家庭寻求家校共育的途径,有的教师即使在放假期间也对学生有求必应……阿瓜斯老师说:“成功的秘诀就是你永远都要付出更多,并为自己的付出感到自豪。”埃里克·郝恩登说:“作为老师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功,是因为我提供了足够的额外时间和空间让这一切发生。”尼尔·卢奇姆·辛格的话更是让我们肃然起敬:“我一工作就热情洋溢,一回家就彻底瘫倒。”
做好一切准备。你永远都不应该没有准备好就走进教室。沃尔特·帕特里克·厄尔总是对他的实习生说 :“每天都必须记住三件事 :第一,你得准备好 ;第二,你得准备好 ;第三,你得准备好。”西莉斯特·霍夫鲍尔说:“教学和戏剧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任何一出戏中的鲜活表演,都不可能完全被复制,每一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学也是如此。”这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而且还必须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修正甚至抛弃计划,然后从头开始。正如梅拉尼·托兰所说的,教学虽然有规定的教学大纲,但老师们能自主决定如何去教授大纲里规定的内容。而珍妮·莱曼老师的话,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经验告诉我,之前没做过任何相关工作的人不应该成为教师。如果你们有真正运用过所学的知识,你究竟能教学生什么呢?”
明白真正的敌人是谁。比兰吉亚说:“很多时候我们相信遇到的阻力太大,根本没有办法克服,除非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干预,或者政府出台某种法规。我们总是捆住自己的双手,等待一场伟大的变革来赐予我们解决办法。我想这就是问题。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才是我们真正的阻力。”有些时候,教师自身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多一点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你就会发现,及时改变不了大环境,也是可以营造小气候的。教师需要花时间真正地“认识”自己。教学映射的是你自己——你的恐惧,你的天分,还有你的缺陷。
三、整合各种资源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里的联系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各类事物只是为了方便所做的人为区分,它们原本就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各种不同的事物在刺激大脑的神经元,产生各种神经回路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加强、促进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如果善于利用这样的机制,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开展学习,他们能够学习的更加出色。教师开展教学,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整合各种资源,让其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开展。
给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珍妮·莱曼认为,当孩子们有真实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环境时,他们是在吸收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她的八年级学生是通过跟踪和预测自己餐厅里柠檬汁摊位的销售情况来学习电子表格的。伊丽莎白·贾菲老师努力地向学生传递数学之美,让学生在看到一条狗被拴住时,会想到“轨迹”;在靠近喷泉时,会看到“抛物线”;在吃苹果时,会意识到表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苏珊·门克斯强调,许多学生虽然没有失明,却无法真正看清他们周围的世界。教师要努力用真实的生活体验来丰富学生,从而打开他们观察艺术和自然的视野。亚历克斯·梶谷则说:“教育的真谛不是强迫那些必修课程进入我们的生活,而是将我们的生活融入那些必修课程。”
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通过整合,让学生发现这种联系,并激励学生主动去探索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帕特尔斯凯对体育的理解本身就让人耳目一新:“体”表示“运动”,“育”表示“学习”——学习时运动,运动时学习。他的体育课程在覆盖传统体育元素的同时,还融合了词汇、数学、科学等学习的知识,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融合了历史学科的知识,学生们沉浸其中,乐此不彼。迈克尔·古德温也感慨地说:我越多地将艺术、音乐和科学带进我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也就越高。很少有学校会有意识地创建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
突出艺术在学习中的价值。脑科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在学生各学科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美国的教师们有很清晰的认识、独到的理解以及课堂上的广泛实践。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艺术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以带来奇迹般的效果。亚历克斯·梶谷发现,说唱音乐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教学手段,与其花整整两天时间解释一个数学概念,不如用一两分钟的说唱视频教会学生。拉泽尔松老师告诉我们,在将艺术与辅助技术相结合的时候,他看见了奇迹般的效果。如果说音乐是魔法,麦克风就是超级魔法。雷夫·艾斯奎斯班级的学生每天都要演奏一个小时的音乐。孩子演奏乐器时学到的远不只是怎样吹奏小号或者弹奏吉他。他们学到的是演奏所养该承担的责任,以及犯错的原因和改错的能力;他们学到的是如何倾听、如何专注。吉宁·莱特福德也说,音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音乐教会我们自律,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
没有一所学校缺乏资源。前段时间到一所学校去,校领导和老师总是抱怨学校所处环境闭塞,可以利用的资源太少,这说到底还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动脑筋。所有的学校都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发现的眼睛,是否善于去开发。钟贾森在费城 7 所公立学校承担打击乐器的教学任务,但是年度预算只有 100 美元。于是,钟贾森以每个 2.38 美元的价格,买来了许多塑料油漆桶,在将城市里的击鼓艺术教给了他的学生的同时,也让自己在这座城市里名气大增。所有老师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现实的资源或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社区和家长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和教师生活的社区,本身就有着无限的教育资源,家长的资源更需要认真挖掘和开发。施奈德曼老师在每学年开始时,都会与每个家庭签署一份合同,让家长承诺提供20个小时的志愿者服务。这些志愿服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比如上课、组织活动、提供车辆等等。每个提供了志愿服务的家庭,他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其他家庭提供的志愿服务,这不仅仅是对学校、对教师的帮助,也是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我们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相信在我们的课堂中,也会有更多教学英雄涌现的。
《美国教师:教室里的英雄》 [美]卡特里娜·弗里德/著 唐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