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

标签:
学会欣赏遵循规律教学相长静等花开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够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运行;孩子是一直在成长和变化的个体,下一个时刻总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可预期的惊喜。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规律,是教育的常识,也是让教育更富有诗意的基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的虞凯天老师,在用自己的言行解读教育的真谛。
慢慢走,欣赏啊
文/虞凯天
教育是慢的艺术,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有一首小诗,叫做《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故事很简单,语言很平实,但是给我的冲击确是深刻的。“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每每读到这里,总会觉得牵蜗牛的这个人就是我自己。因为我自己的操切和冲动,是不是伤害到了孩子的心。“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里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读到后面,才知道,很多的“原来”,是慢慢走出来的。
一、慢慢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欣赏
孩子是源于自然的精灵,都拥有各式各样的魔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强项和对应的认知风格……我们大家都拥有以上所有的智能,从认知的角度上说,正是这些智能使我们成为人。”常老师在书中提到“如何界定成功,决定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态度。当整个社会都将目光放到分数、名次等一连串的数据上时,我们的眼中就不大会有孩子,就不可能为具有不同发展潜质的孩子提供独特的、多样化的发展空间。教育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是不能被数据化的。”还记得上学期的班级音乐会,孩子们在音乐会上的表现着实令我惊讶,原本学习平平,态度平平,不曾想却是吹萨克斯的好手;平时内向不爱说话的女孩子,却能跳出优美的舞蹈……想起在广州看赌石现场的经历。一块原石,外行看来,朴实无比。内行经过掂量,观察,高价买下,当众切开,朴实的硅酸盐外表包裹着玉石翡翠。问及行家是如何做到的,他说“石头上总会有一些信息,如果你足够强大,你总能找到一扇窗户。”让孩子们带着你,慢慢走,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那扇窗户。
二、慢慢走,其实,很多事情就像睡觉一样自然
我们总会惊讶、愤怒于孩子们的不良生活、学习习惯,然后开始不断放大,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孩子的行为上纲上线。我们总是习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做不到并是不应该,就是态度不端正。其实很多时候,自己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学生时代又是怎么过来的,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呢?自己当时又有哪些话想对老师说呢?会这么想,就是拥有同理心。教育是有规律的,孩子的身心发展更是有规律的,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出现某些问题,是自然而正常的。我们教师既应该要有预见,更要有对策,应该是一种“哦,你终于表现出来了”的心理态度。这就和睡觉一样,到睡点了,自然会困,这是身体的正常需求,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人会因为困了而愤怒、惊讶。老子说“治大邦若烹小鲜”,煮小鱼,大火,勤翻勤搅,就把鱼搅烂了。讲的虽是治国大道,但是从中仍能悟到一些班级经营的道理,那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慢慢走,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变化,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孩子们的试错行为,以理智的态度给予及时的帮助,有条不紊,淡定从容。
三、慢慢走,其实,会发现自己也在成长
偶然翻看了家人放在书架上的一本书——《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是美国的三位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教学相长,更多的是理解为知识层面的内化加深,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放慢脚步,静心思考,会发现,我们的心灵成长也在被孩子们影响着,孩子们也教会了我们许多,比如:平和心态、宽容、同理心、如何沟通……就像文章开始那首小诗“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是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只有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摒弃浮躁,我们才能进行真正的反思,反思自己和孩子们交流的方式、沟通的效果、育人方式的落实等。在每天看似重复的工作中,用心去收获不一样的体会,永远执着,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表现。暑假里,在江西景德镇的3天,让我真正明白什么是大国工匠。他们可以半个月只为了完成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器物之美,在于器物与匠人的交互,匠人创造了精美的器物,器物成全了卓伦的匠人”。
漫漫育人之路,不一定都是鲜花,但一定都是精彩的,充满着变化。让我们放慢脚步,慢慢走,去欣赏和感受清远的花香和温柔的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