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阅读而通透

(2018-04-20 06:20:29)
标签:

杜绝推出

学习习惯

阅读力量

人生积累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因阅读而通透 

 阅读一本书,总有可能在某个地方被触动,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阅历建立起联系。这样的一种关联,或让自己获得顿悟,或让自己坚定了信念,或让自己看明白了事物的真相,或让自己明晰了行动的方向,因此而带来的愉悦是难以言表的。浙江宁波镇海庄市(逸夫)学校的周悄悄老师,将阅读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对“通透”做了很生动的解释,让我更加坚信,只要行动起来,一定就会有收获。

 

因阅读而通透

——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周悄悄

    

 有一本书,你读了以后,会有读过50本书的收获;有一个人,你了解以后,会不由自主地向他靠近,从他身上汲取无穷的力量。这本书就是《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个人就是常生龙先生。

    初次邂逅这本书是在常生龙先生的个人博客上。作为一位日理万机的教育局局长,一名物理学科的特级教师,年过半百的常生龙先生仍坚持每天更新博客,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每月做一个回顾,每年做一次总结。从不惑之年评为特级教师起,常生龙先生已读过中外名著600多本,已发博文或书评4000多篇。《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精心收录了其中的50篇书评,全书分为五个专辑:教育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我有幸路过,得以享受常生龙先生的一道道思想盛宴。

    在教学即创造这一辑中,常生龙先生精选了一组有关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书籍。或是对教学技术的研究,或是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或是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或是对教师价值的探索,笔墨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一个重要的信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是改变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印象最深的是道格·莱莫夫的《教无不胜:卓越教师的49个秘诀》,他告诉教师们要成为一名教学名家,必须炼就哪些教学技能。虽然隔着国界,但是教育却是如此的相通,每一条技能都是那么接地气儿,通俗实用,看完有醍醐灌顶之感。例如“杜绝退出”技巧,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经常遇到不愿作答的学生,“我不知道”是学生的口头禅。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不再追问,憋着火儿选择另一个配合的学生来回答。“杜绝退出”的目标就是要把“我不知道”这句话驱逐出课堂,让每一个学生无法逃避提问。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说“我不知道”,教师就会去提问别的学生,但在他给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一定要让这个学生再次回答该问题,必要的时候还会举一反三,引申一道题让他继续作答。

     在自己的课堂上,我对“杜绝退出”技能进行了实践。我意外发现让学生复述别人的回答也没有那么简单,第一遍复述,这个“不知道”同学的回答完全南辕北辙,第二遍开始有了框架,第三遍才能完整答出整句话。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同学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因为他必须仔细倾听别人的回答,才能知道怎么答,他也意识到我不会轻易“放过他”,他必须答出来,我才会让他坐下。正如常生龙先生所说,学生的很多行为都是机会主义的,如果他发现在课堂上回答“我不知道”比回答具体问题来的更方便、更好应付教师的话,他就会选择不回答。同样的,很多时候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逃避行为”,听之任之,那么学生的一次次“得逞”最终会变成一种习惯。同时,道格·莱莫夫的课堂“杜绝退出”技巧也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正如本书中的吉诺特教师所说“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先必须复述前面一位同学的讲话内容。”只有认真倾听了前面一位同学的发言,才可能将他所讲的内容复述出来。这与道格·莱莫夫的课堂“杜绝退出”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育即生活这一辑中,《名师成长之路》让我体会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巨大力量。书中写到,名师成长之路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阅读。胡适先生曾对“为什么要读书?”总结了三点:第一,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接受这类人的遗产;第二,为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书籍中的那些专家们的思想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面面明镜,翻一翻,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读一读,心中的尘埃可以在书中得到净化。正如于永正先生所说:“为什么我的课内容很丰富,因为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成功无捷径,读书是必要。阅读,让我们在前人的力挺下站的更高,行的更远。

    因读书而智慧,因读书而通透,且行且思,在教书育人这条漫漫长路上,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感谢常生龙先生,拳拳之心,给了我不懈阅读的动力;感谢阅读,谆谆之意,给了我奋力提笔的勇气。最后和常生龙先生一起呼吁: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啃读快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