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专注精神
(2018-03-03 06:18:11)
标签:
专注精神聚精会神时间管理劳逸结合ppl |
分类: 我的心情 |
在不少有关学习的心灵鸡汤中,总会提到哈佛那彻夜通明的图书馆。其实在哈佛,这样熬夜的人是很少的。
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为了能够学有所成,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晚上也熬夜到很晚。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些人还因此搞垮了身体,让自己苦闷不已。
其实,学习成绩与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完全正相关,不花费一定的时间就想把学习搞好是不可能的,但也并不是说花费的学习时间越长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习成绩也越突出。让学习真正有成效的,主要不是时间,而是专注。
大家都知道能够把光线聚焦在一点上的凸透镜或凹面镜。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凸透镜,在它的焦点处放上一张白纸,在太阳光线下一会儿的工夫就能将白纸点燃。现在有科学家还在设计用凹面镜来汇聚更强的太阳能,用它汇聚的能量来发电或者转化成其他的用处。
学习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学习者,最为重要的是善于调动身体和心智的所有能量,将其持之以恒地聚焦于某一个目标上,当你在这里入迷的时候,距离成功就不远了。对一个学生来说,所谓专注,简单地说,就是在听课的时候要专心致志,在看书的时候要心无旁骛,在写作业的时候要聚精会神。既然决定要去做一件事情,就要全力以赴地将其做好,然后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做其他的工作。
专注,说起来比较简单,要真正加以落实并不容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经常会有另外诸多的事情的诱惑和干扰,其中说不定还有一些是困扰自己的很久的;在同一时间,可能一下子涌进来好几项任务,看上去都很重要,把哪个放在一边都觉得不是很妥当……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分心,虽然自己看上去很忙碌,搞得焦头烂额,但没有一件事情办的让自己感到满意。
当你感到忙碌的时候,自己心里一定要明白:同时去做几件事情是不太现实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快速切换,这不太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做一件事情的同时放不下其他的事情,看上去是负责人的态度,其实更加浪费时间,还不如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好序之后逐一去解决;解决一件事情时一定要有专注的精神。
注意力是专注的重要特征,如果我们注意了,我们就会把思想和感官完全地投入到学习上而不会分神。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其实是可以提高的:
首先,要在情绪上要做好准备。在学习之前先把思想集中起来,考虑一下将要学习的内容。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越是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某一项事情的时候,身体和大脑消耗的能量越快,所以要善于在一段时间的专注之后,让自己暂停一下,放松眼睛、呼吸新鲜空气,补充一点能量。第三,要学习时间管理。比如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初,记录一下时间,等到自己暂停的时候再记录一下时间……养成随时记录时间的习惯之后,你就可以发现自己平时有时间的关系了。
柳比歇夫是前苏联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格拉宁在《奇特一生》中赞美柳比歇夫时说:“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只要连续多年有系统地、深思熟虑地采用他的方法,你就可以超过天才。”
柳比歇夫最为重要的做法就是时间管理。通过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来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当你学着记录时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从没有如此真切地感知过时间的尺度,不太清楚每件事情的时间成本,也很少感觉到时间带给自己的意义感、安全感和满足感;你会发现时间比你想象的要狡猾很多,稍纵即逝;你也会发现,学会管理时间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但是效率非常高。
古生物学家治·古维叶说:“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蒙台利梭也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让自己专注起来,就从现在开始吧。